人民網評:中國品牌,貴在“中國匠心”

仲田

2019年05月10日00:00  來源:人民網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長沙一家小龍蝦店成了話題熱點。這家小龍蝦店之所以能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排隊多達7000號以上,除了網絡傳播得“熱”,更在於餐飲品牌經營得“好”。品牌,成為匯聚人氣、贏得市場的關鍵所在。

品牌,是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共同追求。從物質貧乏歲月走來的中國人,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后,最大的迫切不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人們對品牌的追求是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生產者以品牌立身,消費者以品牌提質,無論對生產還是生活,品牌就在人們身邊,更要成為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的一面旗幟。

從產品到品牌,總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以前,中國制造往往被貼上“低廉”的標簽,靠數量賺的不過只是“血汗錢”﹔中國消費者為了好產品,不惜從海外淘來諸如“馬桶蓋”這樣的商品﹔中國出口的商品有不少屬於代工或貼牌,自主品牌的出口比重較低……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從需求端到供給端,產品種類不可謂不多,但質量缺乏“底氣”。豐富的產品沒有帶來豐裕的生活,品牌短板極為明顯,在國際貿易競爭中也處於劣勢。做好中國產品、做大中國品牌,於國內外消費市場都大有裨益。

變制造為創造、變貼牌為創牌、變生產為智造,中國品牌建設才能打開新局面。創新是關鍵中的關鍵。對品牌而言,質量是本,誠信是根,創新為魂。這離不開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創新等在內的各個方面。近些年來,一些中國品牌之所以在經濟大潮中屹立不倒,且用戶黏性越來越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期堅持自主創新。如果說,“Made in China”為中國贏下了一個過去﹔那麼說,“Created in China”才能為中國贏得一個未來,這需要各市場主體“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在創新引領道路上久久為功、行穩致遠。

中國品牌,貴在“中國匠心”。沒有一分潛力,就很難產生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我第一次得到一把瑞士軍刀時,我就很佩服人們能賦予它那麼多功能”。顯然,瑞士軍刀在一定程度上是工匠精神的產物,這也是品牌建設的要旨所在。因此,發展品牌經濟,不是速度問題,而是需要一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斷進取的工作態度,更要在踏實、堅定、傳承與創新過程中,讓匠心成為引領品牌建設的“新時尚”。

其實,今天我們探討中國品牌及品牌建設,不只是簡單地談質量、講精神。重要的是,面對日益開放的世界市場、密切的國際貿易、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品牌若想在世界范圍內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把品牌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讓中國品牌真正能代表中國形象、彰顯中國競爭力。惟其如此,品牌作為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不僅是企業創造財富的“倍增器”,而且是消費者實現幸福生活的“加速器”,更是國家塑造形象、提升軟實力的“助推器”。

5月10日,迎來了“中國品牌日”。宣傳知名自主品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至關重要。在北京,“有間國潮館”活動正在襲來,中國造、正當潮,無數人為之傾心、用心。在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讀懂中國品牌的歷程,繼續在創新創造上持續發力,世界人民一定能共享中國品牌的發展成果。

(責編:馬昌、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