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不必為“狀元村”空心化唱哀歌

蔣萌

2019年04月03日15:4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不必為“狀元村”空心化唱哀歌

背景:近日,一篇名為《培養出18位博士碩士“狀元村”,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的報道引起關注,講述了山東泰山腳下的窪裡村是遠近聞名的“狀元村”,40年來走出了9位博士、9位碩士,以及將近60位大學生。然而,這些在城裡做了教授、公務員的后生,卻無法反哺更多,也無力阻止故鄉的空心化。

新京報發表孟然的觀點:因為貧窮,所以把一切希望寄托於孩子上學、考學,在所不惜,最終在城市裡扎根的孩子,同樣承受著不小的壓力,對父母堪能照應,對家鄉則難以顧及——窪裡村的故事,在山東以及全國很多地方也在上演。那些“衣錦還鄉、給鄉親分紅包蓋別墅、讓故鄉一夜之間舊貌換新顏”的故事,隻存在於極少數。在求學和工作的這些年裡,我遇到了不少來自山東的同學、同事。他們很多人身上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真實。在學習上表現為認真,在工作中表現為踏實,在交往中則又表現為真誠。他們或許不及城市裡長大的人有悟性、博聞強識,甚至有時候缺了一些年輕人的闖勁,但卻在持續努力夠到自己所能及的更高且更安穩的地方。所以我的很多山東同學都考上了公務員、高校老師,進了事業單位。這些職業意味著,他們很難大富大貴,難以成為“馬雲”,難有余力回報家鄉。但不可否認,這種穩定感為他們擺脫了兒時貧困帶來的那種不安。他們靠讀書走出鄉村,用工作建立自信,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人生的方向——教育能夠如此重塑一個人,足矣。對此,沒有人有資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批評他們對故鄉的“無能為力”。他們更不必接受人們陰陽怪氣的嘲諷——“讀了博士能怎樣?”讀了博士是不會怎樣,但高等教育首先教會人們的,是對自己負責,是更獨立的人格和思維。他們在城市裡貢獻著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樣,“鄉村振興”也應該由專業的人來完成——是建立更集約更高效的現代農業﹔是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去深耕農村這片沃土﹔是用高速信息傳播和開放的市場,把農產品納入“大流通”﹔是用更好的待遇和更廣的前景去吸引“新農民”

小蔣隨想:一些人的情愫,可以理解。但在感性的同時,也得理性。說實話,“狀元村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多少有點矯情。因為,社會也好,鄉村也罷,核心是人。人的命運改變了,就是最大的改變。多一人改變命運,不僅是個人之幸,也會為社會多貢獻一份力量。衣錦還鄉,造福鄉裡,固然“喜大普奔”,但如果沒有那麼大的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樣值得尊敬,不能說人家“忘本”。一些窮鄉僻壤空心化說明,越來越多人正在靠自己的努力、以各種形式去外面的世界謀發展,這是好事,証明人們有了更多的機遇、更大的選擇權乃至遷徙的自由。換一個角度,如果許多人都窩在“窮窩”裡“等靠要”,這樣的“人丁興旺”,難道是我們樂見的嗎?進一步看,工業化、城市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雖然很多人的腦海裡存在鄉愁,但有些鄉村終歸要淡出人們的視野、退出歷史舞台。淡出的方式會是什麼呢?這需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比如,生存條件太過惡劣的地方,應該進行整體搬遷﹔空心化嚴重的小村庄,不妨“抱團重組”﹔許多地方取消農業戶口,有的城市已不設落戶門檻,人們更可選擇在適合的城鎮就業乃至安家。努力引導、幫扶、將有關工作落到實處,是精准扶貧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相比空有哀嘆,真抓實干才有意義。該淡出的終要遠去,該興盛的會勢不可擋地前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這一過程中,管理者也不能遺忘年老體衰、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群體,這是社會應有的溫度。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段星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