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封殺保健品不是目的,管理才是王道

陳作兵

2019年01月29日08:0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封殺保健品不是目的,管理才是王道

  近段時間,隨著權健、無限極等一個個保健品神話的破滅,國內的保健品市場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不少使用保健品的人陷入了恐慌和焦慮中,他們從昔日對保健品的盲目“迷信、依賴”,一下子反轉到“懷疑、全面否定”,保健品在某些地區甚至成了過街老鼠,成為“騙局”的代名詞。但是,一些有識之士在保健品市場冰與火的兩極之間,仍然保持了冷靜的思考:保健品對人們的健康究竟有無作用?中國的保健品行業的未來發展何去何從?保健品發展模式路在何方?

  中華民族歷來注重養生、保健。從庄子《養生主》提出養生保健“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呂氏春秋》的“能養天之所生而勿攖之謂天子”,到目前形成專門的保健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養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目前醫療投入佔GDP較低的情況下,中國國民健康指標如嬰兒死亡率、產婦死亡率、人均壽命,和發達國家相差不大甚至反超,這與國人日益高漲的養生意識和保健自覺不無關系。

  健康中國戰略,其核心就在於“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衛生工作的模式必須以“以健康為中心”替代“以疾病為中心”。這就意味著,中國的健康戰略中,預防保健、醫療、康復三駕馬車必須齊頭並進,一個也不能落下。

  保健品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其核心就在於促進人類健康,而不是以“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品的作用在於保健功能,而不是替代藥物和臨床治療,這是該行業一個不能突破的原則和底線。保健品不能短期治愈疾病,隻能通過日常的補充、調理提升機體的整體功能,所以國外很多國家將保健品定義為膳食補充劑(Dietary Supplement)。但為什麼在國內市場,保健品就被包裝成能治愈腰腿痛、糖尿病、高血壓甚至惡性腫瘤的靈丹妙藥呢?

  中國的保健產業,無論在品種數量上還是規范化程度上,與某些發達國家相比,都還有較大差距。2015年的一項數據顯示,國內人均年保健食品消費為24美元,是美國的八分之一,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此外,大量國外保健品品牌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本土品牌缺乏國際意識,很難走出國門,形成了巨大的貿易逆差。國內本土保健品品牌在質量和品牌意識上還有待繼續提升,如果一味想在短期內不斷佔領國內市場,就隻能在銷售模式層面肉搏,必然導致良莠不齊。

  中國的保健品市場缺少有效的監管機制,這也是造成保健品行業亂象叢生的重要因素。保健品市場的非法添加、虛假標識、非法營銷以及虛假廣告宣傳等亂象,何以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大行其道?傳統的監管部門,如藥監、衛健委、工商、公安經偵等,多頭監管必然會造成監管“空白地帶”和“重復地帶”。如何理順這些部門的關系,建立長效機制,也是保健品行業自身健康發展的需要。

  健康中國的基石就在於一個個具體的個體。健康教育,尤其是鄉村健康教育的缺失,讓一些不法保健品乘虛而入成為可能。鄉村的健康教育是個大市場,廣大健康工作者在其中大有可為。浙江省正在推行的“文化禮堂”、鄉村社區等的“健康小屋”“日間照護之家”等項目,是普及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

  如何正確看待保健品,如何有效管理這個行業,如何科學發展保健產業,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大課題,值得我們持續探索和深思。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