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10年免費公交車 不一樣的惠民服務

朱昌俊

2018年11月14日07:4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10年免費公交車 不一樣的惠民服務

  免費公交車,既不能一窩蜂地盲目復制,也不能想當然地“一棍子打死”。

  2008年7月1日,湖南常寧成為全國首個開通免費公交車的城市。10年過去,盡管實際運營成本增加,免費的線路沒有增加,但仍在堅持。常寧市公共交通道路運輸管理處主任劉建國說:“現在(免費公交線路)還是3條,想再開通線路就有點困難,剛開通時免費公交線路大概七八公裡,現在是10多公裡。”(紅星新聞11月12日)

  常寧的免費公交車,從實施第一天起就伴隨著爭議。贊成者認為這是實實在在的惠民之舉,反對者則認為完全依靠財政埋單,“免費午餐”模式將難以為繼。現在看來,盡管免費公交沒有擴容,但依然在堅持,甚至線路有所延長,這足以証明其並非曇花一現。

  事實上,過去10年間,免費公交模式在國內得到了更大范圍的推廣。先后有70多個城市派人到常寧學習和考察免費公交。一些城市推出了特定線路的免費公交,將之發展為特色旅游線路﹔一些城市在特定時期實施公交免費乘坐政策,如河北衡水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曾實施市區公交車免費乘坐的措施,今年又延續了該政策﹔還有一些城市則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可實行免費換乘公交車。這都是“免費公交”概念的延伸和運用。

  “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這是一談到免費公共產品時,不少人下意識的反應。其實,“免費公交”模式是否可行,必須根據具體情境判斷。顯然,動輒人口達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大城市,免費公交會造成巨大的財政負擔,其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未必能夠與投入相匹配。這也是目前實行免費公交的多在縣域,而極少有大城市嘗試的重要原因。

  以常寧為例,作為資源型城市,其本身財政實力不算差,每年數百萬元的運營成本,不至於造成太重的財政負擔。另外,免費公交在試行過程中也經歷著微調的過程,如最開始是一律免費,后面則新增了收費公交。由於收費公交有空調,相對免費公交的乘車體驗更好,既給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也避免造成免費公交的不堪重負。

  免費公交,既不能一窩蜂地盲目復制,也不能想當然地“一棍子打死”。常寧的例子具有雙重現實啟示意義。

  其一,無論是為了惠民,還是倡導環保出行,城市公共交通在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方面,其可供挖掘的潛力還很大。雖然不一定都要免費,但像規定時間內免費換乘等措施,是完全可以考慮的。這其實也是經濟杠杆的運用。至於免費方式和成本控制,也可以因地制宜。如上海就取消了自2009年實施的70歲以上老人持“敬老卡”免費乘坐公交車及地鐵政策,改為向65歲以上老人發放老年綜合津貼。這不僅利於讓老年人結合個人情況理性出行,還有效地調節了客流,降低了“免費”的社會成本。

  其二,常寧的免費公交,不僅在當地受到市民稱贊,對外也成了常寧的一張城市名片。這表明每個城市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找到自己的惠民之道和城市名片。中國目前有300多個地級市、近3000個縣,各地具體情況不盡相同,但發展模式存在趨同性。而常寧的免費公交,神木的免費醫療和教育,都展示了創新空間是存在的。再比如,最近安徽蕪湖給網約車鬆綁,在全國率先打造出網約車管理的“蕪湖模式”,同樣實現了惠民和城市形象升級的雙贏。

  常寧免費公交模式在爭議中能夠堅持10年,其價值不止於示范了小城市“免費公交”的玩法,更以實際行動証明:不同城市在惠民和管理上完全可以走出“不一樣的路”。

  朱昌俊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