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出一億粒米交出“好看”的成績單

張靜雯

2018年09月09日09:58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數出一億粒米交出“好看”的成績單

  張靜雯

  暑假接近尾聲的時候,很多家長開始盼星星盼月亮,盼著九月的到來。漫長的夏天過去,終於可以把娃送回學校,自己也好呼吸呼吸“自由的空氣”了。然而現實骨感。剛開學沒幾天,佛山某個小學的家長就被“震”住了。這所學校四年級的一個數學老師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道作業:數一億粒米,用食品袋裝好帶去學校。家長不解,問老師該怎麼數,老師回,一粒一粒數。

  老師,您是認真的嗎?一億粒米數完,得燃燒多少卡路裡呀?而且據說,要把這些米都帶到學校,得動用卡車拉貨。

  后來,這個老師可能意識到了哪裡不對,稱一開始估計錯了一億粒米的規模,在家長群裡改口說,米就不用帶來學校了,如果時間來不及,也可以周末再數。

  不過根據科普人士估算,照一粒一粒的數法,每秒數一粒,每天數八小時,大約需要九年可以完成該作業。

  有記者找到了這個老師。老師表示委屈,說初衷只是想讓孩子們感受“一億”究竟是個什麼概念。至於怎麼數,當然是估算了,比如班裡有十個孩子完成了這個作業,都是估算想象的,沒有一個真的一粒一粒去數的。

  看到老師這麼努力的解釋,還怪叫人心疼的。外人很難搞清這裡面究竟有多少誤會的成分,不過沖著老師一開始讓每個孩子都帶一億粒米到學校,就能基本確定,數學老師自己對“一億”也沒啥概念。這恐怕才是最讓人擔心的事。

  這麼一件看起來有些無聊的小事,引發了各地家長的瘋狂吐槽。當然他們的孩子沒被要求過“數一億粒米”,可這“一億粒米”成功觸發了家長們應付學校作業的辛酸經歷。

  奇葩的作業各有各的奇葩,而且幾乎沒有哪一項不需要家長的“深度參與”。譬如要幼兒園的小朋友設計個陽台,讓小學生做各種PPT啥的,小朋友自己搞不定不說,家長自己經常也挺懵的。有家長吐槽說,家裡寶貝幼兒園畢業之際,就是家長琴棋書畫技能修成之時。部分老師布置作業時清奇的腦洞和家長們有限的能力之間的矛盾,總是難以調和。

  可是不對呀,這咋成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愛怨糾葛了?孩子去哪兒了?

  “奇葩作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但公允地說,這些“奇葩”背后,多少都有美好的願望。比如老師希望孩子不要死讀書,多接地氣,在生活中理解書本知識。比如那些“親子作業”,是想讓家長多陪陪孩子,參與到學校教育中。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本就不該是割裂的,說學校折騰這些只是為了把教育責任甩給家長,確實太武斷了些。說起來,這些都是對傳統教育方式的革新。只是創新到最后,家長的負擔越來越重,孩子反倒成了旁觀者。這叫人困惑。

  問題在於,創新的基本前提是講科學。如果學校只是簡單拋出乍一看遠超出孩子能力范圍的任務,又不充分啟發引導,最后的結果,要麼是孩子干著急,要麼就是家長默默“接盤”。於是,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所謂的創新作業,都淪為了形式。

  每每談論教育的話題,心裡多少是有點兒怵的。可如果把視野僅僅放在教育領域,未免不夠遼闊。細究起來,“數米”這類叫人匪夷所思的作業,和困擾基層治理多年的形式主義之風,其實享有共同的社會文化基因。

  好多扶貧干部都抱怨,他們大量的精力,都不得不用來填各種各樣的表格,好些表格的內容都是重復的。有些干部苦笑,說他們搞的是“填表脫貧”。有的基層干部做調研做得像走秀,照片沒少拍,座談會開得像模像樣,調研報告也寫得很像那麼回事,架勢拉得挺開,但一點干貨也沒有,因為壓根就沒有接觸群眾、了解實際問題。

  形式主義表現各異,但都隻追求最淺表的“成果”,目的不是發現和解決問題,而只是為了能交出一張“看上去很美”的成績單,跟真實的成績是兩碼事。本末倒置導致的一個后果,就是不切實際、夸夸其談,反正都是虛的,怎麼漂亮怎麼來嘛。

  這也是很多“奇葩作業”的實際效果。拿出來的結果夠漂亮就好,至於漂亮的結果是怎麼來的,反倒被放到了次要的位子。培養小朋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初心”,更不知道被拋到了哪裡去。對形式上的結果執念太重,就不免異想天開,於是便有了“帶一億粒米到學校”的“創意”。

  形式主義的風氣一度延綿不絕,和一些地方扭曲的政績觀脫不了干系。這個不新鮮的道理,其實也值得學校的老師們咂摸。就比如有些手工作品明顯是家長越俎代庖,老師心裡不會一點數都沒有。好多老師一面強調重視過程、不重結果,一面按照傳統的競爭思維去評比孩子們交上來的作品,這無疑是給本就擺脫不了虛榮心的家長們推波助瀾。真要做素質教育,隻改變形式可就太粗淺了,背后的教育思維和評價體系也得變得更科學才是。

  畢竟,教育的目標不是交出表面光鮮的成績單,而是讓孩子成長。

(責編:趙爽、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