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新論:“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楊金俠

2018年08月21日06: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國家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的重要內容,成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提出,源於人們對決定健康狀況的各種因素的認識不斷深入。研究表明,決定健康狀況的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僅佔8%,遺傳等生物因素佔15%,超七成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因素。早在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阿拉木圖宣言》中,就把政策重點放在保障每個居民獲得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均衡營養以及疾病預防控制措施等與健康相關的社會政策方面。

  近年來,伴隨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我國衛生與健康政策開始關注不良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政策目標聚焦於如何改善和改變這些不良生活方式,但對社會和環境因素的關注仍然不夠。而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等因素帶來的健康問題,僅靠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還遠遠不夠。

  比如,老百姓能夠自己培養適量運動、合理膳食的良好生活習慣,但卻無法避免在運動中吸入污染的空氣,也難以規避飲食中抗生素、激素、農藥殘留等對健康的影響。又比如,一個想要慢跑的人卻找不到合適的跑道,一個想要騎行鍛煉的人卻不得不面對擁擠的車流。在這個意義上,個人的“健康生活”,也離不開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就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體育和住建部門為居民提供充足的健身場所與器材,環保和工業部門下大力氣打好藍天保衛戰,農業和市場監管部門抓好全流程食品安全、疫苗安全……隻有當整個社會以及各部門建立起統一的健康價值觀,用政策手段形成合力,最終才能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實現。在這方面,有許多國家走在前面,為我們提供了有益借鑒,比如芬蘭、澳大利亞、泰國等國家早在10年前就成立了多部門聯合組成的委員會,專門審查與健康有關的政策或出台相關法律法規,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機制。

  反觀我國的政策實踐,仍然有不小的進步空間。要想讓“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目標從口號變成現實,需要政府各部門在觀念上認識到影響老百姓健康狀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府政策在其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以健康影響評估機制為例,由於社會因素對居民健康狀況影響很大,所以當前急需建立對重大項目影響居民健康狀況的評估機制,僅僅是環保部門參與其中還不夠,必須整合工商、質檢等等行政資源。隻有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細化具體的措施,整合各方資源,才能打破“孤島效應”,真正實現“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單是一種理念,更不單是一句口號,而是必須通過實踐來落實的目標。無論是從國家層面出發、自上而下地落實推進,還是以小范圍的區、縣為試點層層向上突破,隻有選擇符合國情的路徑,設計切實可行的方案,動員全社會、全體居民共同參與進來,才能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

  (作者為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安徽醫科大學教授)

(責編: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