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南宋石刻被涂成廟會風 文物經不起如此折騰

易之

2018年08月08日07: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南宋石刻被涂成廟會風 文物經不起如此折騰

  文物保護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政策機制、資本引流、社會認知形成合力。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四川安岳南宋時代的石刻文物佛像被重繪修復,並上傳比對照片,質疑“現代社會竟有如此文物保護”。8月5日,安岳縣政府官微@安岳之聲 發布情況說明,稱1995年當地群眾自發捐資,對峰門寺進行培修,修建了保護房30余平方米。由於缺乏文物保護意識,群眾聘請工匠對龕內造像進行重繪,被時任安岳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制止。近年來相關摩崖造像未出現重繪現象。

  從新聞圖可以看出,原本古舊但古風猶存的石像,被涂成了廟會風——姹紫嫣紅、唇紅齒白。稍具審美意識的人都不難看出,這是一次失敗的文物修復,一次成功的文物破壞。南宋石刻的珍貴,毋庸過分強調,出現如此景觀,實在令人痛心。

  根據當地解釋,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已經過去20多年。倘若當地解釋無誤,如今再談追責,似乎已很難實現﹔哪怕可以追責,也難以復原被損毀的文物。文物的敏感正在於此,一旦損毀,萬難復原。雖說也有少量例外,如王羲之的《游目帖》毀於二戰戰火之后被成功修復,但可以確定的是,文物的損毀與修復數量實在不成比例,成本也極其高昂。專業保護,在可見的時間范圍內,是留存文物的唯一辦法。

  令人五味雜陳的是,這種破壞性修復的初衷並不壞,不以毀壞為目的,卻達到了毀壞的效果。對於文物來說,保護不專業就是專業搞破壞,這種情況近年來已發生多次。如前段時間,多位歷史愛好者在“帝王陵文化研究會”組織的“走陵”活動中,搜尋陝西咸陽唐崇陵陵區內的石刻殘件,並將殘件統一搬運至陵區攝像頭監控范圍,已然有誤傷文物的可能﹔2016年,遼寧省綏中縣小河口村南面的錐子山長城被用水泥重新修繕,已經看不出長城模樣,“最美野長城”在“保護”的名義下被結結實實地抹平。

  文物保護,最需要的是理性的專業精神,隻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時至今日,文物保護已成為全社會的主流話語,得到廣泛認同,但不能否認的是,當前的運轉機制和公眾認知水准,還談不上達到理想的狀態。《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熱播,掩蓋不了文物修復人才培養機制的單薄與專業人才的稀缺﹔而民間對保護文物正確姿勢的理解,從南宋石刻被毀、“走陵”搬動殘件等也可見一斑。

  文物保護是一個系統過程,需要政策機制、資本引流、社會認知形成合力。雖說石刻被毀的代價過於高昂,但時至今日,也理當讓其成為一個經典的反面素材,成為一次全社會普及文物常識的契機。相關部門,對轄域內的文物應當有細致的摸底﹔政府財政與社會資本,應當有流向文物保護的常規渠道,而不能隻依賴“民間捐資”﹔可能接觸文物的民眾,應當有基礎、正確的保護認知。

  “中華文明五千年”已經構成主流話語,成了民族認同的底色。但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文物保護真正達成全社會共識、形成強烈的集體訴求,也不過數十年間的事﹔文物保護的現代化機制與現代國民心態,也還處在努力的建構與轉型之中。當謹記,五千年歷史,看著厚重、宏大,但粗糙、拙劣的一涂一抹,也足以在某種程度上消解它。

  易之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