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山寨社團的生存空間從何而來

姚村社

2018年08月07日07:5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山寨社團的生存空間從何而來

  對於從事非法活動的“山寨社團”,相關各職能部門有必要各盡其責,嚴管嚴罰,加強打擊力度,提高其違規違法的成本,使其望而生畏。

  近日,民政部網站公布了今年第六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今年2月6日以來,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陸續公布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結合社會公眾提供的進一步線索,已有6個組織被取締,11個組織表明解散或被予勸散,另有若干組織正在查處辦理中。

  這些年來,幾乎隔一個時間,有關“山寨社團”的消息就會出來“刷一下屏”。“山寨社團”的斂財手段無須多言,包括通過發展會員、成立分會收取會費,發牌照、搞評選頒獎活動收錢,搞行業培訓交流搞活動收費,甚至巧立名目變相向企業敲詐勒索。這些手段並不新鮮,因為即便是一些合法的協會,也通過舉辦會議收取會議費、出版紀念刊物收取版面費等形式獲取一定利益。

  那麼,為什麼“山寨社團”的生存空間仍然不小呢?其一,不少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交錢要的不過是個名頭,或與官員、知名人物合影的機會,隻要能拿到這些“服務”,對其究竟是李逵協會還是李鬼協會並不介意。其二,既然官方協會有行政化色彩,那麼山寨協會也可以在此灰色空間進行運作,滿足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某些需求。其三,社會上普遍存在利用和認可“山寨社團”的心理狀態。

  面對行業協會亂象,相關職能部門並非熟視無睹。民政部在2014年就出台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進而又提出《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任職管理辦法》,試圖通過大力改革,斬斷行業協會與行政權力的關聯。

  對於從事非法活動的“山寨社團”,相關各職能部門有必要各盡其責,嚴管嚴罰,加強打擊力度,提高其違規違法的成本,使其望而生畏。對相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合理需求,也要通過一系列正面引導的措施進行“疏”。疏與堵的有機結合,會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當然,作為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在加入或與某個社團合作時,應首先查驗其是否具備合法身份,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和法律糾紛。對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活動的,應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直至使其得到應有的懲處。

  姚村社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