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知識盜獵者,做內容的搬運工 割用戶的韭菜

王鐘的

2018年07月18日07:52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知識盜獵者:做內容的搬運工 割用戶的韭菜

  一些知識付費產品標榜“病毒式營銷”,一味把心思放在如何擴大銷量上,知識本身反倒成了可有可無的媒介。

  “免費微課,5天拼會所有英語單詞。”看到這樣頗具誘惑力的廣告,你相信嗎?有媒體報道,有商家以免費英語課為名,讓加入微信群的學員每天轉發海報到朋友圈“打卡”。5天免費課程后,開始“知識收費”,全套課程398元,而教授的內容卻盜用自他人。所謂直播授課,實際上是在播錄音。這樣的商家,被形象地稱為“知識盜獵者”。

  知識付費是近年來頗為火熱的概念。有別於傳統上人們通過學校教育學習的途徑,一些機構和個人通過自媒體開展商業性質的知識傳播。作為一種互聯網經濟模式,知識付費產品在市場上經受了一定檢驗,一些“知識明星”甚至以此發家致富,獲得了比在傳統教育行業高得多的巨額收入。

  互聯網時代,社會的知識結構體系日新月異。昨天站在風口上的還是人工智能,今天的區塊鏈也遲早變成明日黃花。受此趨勢影響,很多人產生了知識儲備跟不上時代的焦慮感。知識付費產品的盛行,跟現代人的知識焦慮是分不開的。而恰恰是這種焦慮,有望促成社會整體智識的更新迭代,讓“終身學習”理念貫徹到實踐中。

  但是,知識付費的概念被反復包裝和炒作,難免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有的知識付費產品隻關注營銷,並不真正關心是否讓用戶學有所成。更惡劣的是,不少知識付費產品沒有真正的原創能力,它們不過是知識的“盜獵者”和“搬運工”。

  面對現代社會的知識焦慮,知識付費產品將艱深的專業知識轉化為通俗的傳播商品,確實能滿足部分公眾的需求。然而,如果真的期待通過所謂知識付費產品獲得個人知識體系的躍升,恐怕是不現實的。很多知識付費產品為了吸引人購買,注重把內容講述得通俗化、娛樂化,並以犧牲系統性和准確性為代價——這樣的學習,顯然跟在大學課堂裡扎扎實實地聽完一學期課程有明顯區別。多數知識付費產品隻能滿足普及性需求,遠遠沒有商家宣稱的那麼神的效果。

  以學英語為例,“5天拼會所有英語單詞”,明眼人一眼就能識破:如此廣告純屬忽悠。很多大學生學了十幾年英語,也未必能在日常使用中熟練運用,就算在英語國家生活三年五載,也很難掌握和以英語為母語者相同的單詞量。這樣的知識付費產品,不過是過去速成式教育的改頭換面,以另一種面貌“吸金”罷了。

  目前,有的低端的知識付費產品已形成了一條侵權盜版的產業鏈。大量QQ群、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平台成為盜版者轉賣內容的渠道。這還是坦然打著“轉賣”旗號的。更惡劣的商家,就像本文開頭提及的那樣,將收費內容換個標題、改個說法,公然把別人的產品“洗”成了自己的原創。如此知識付費產品,簡直是赤裸裸地玷污知識。

  一些知識付費產品的營銷方式更讓人心生厭惡。為擴大訂戶,一些商家像傳銷組織那樣,窮盡手段鼓勵用戶發展下線。用戶發展的下線越多,本人訂閱所需支付的費用就越少,甚至還能反向獲得提成。一些知識付費產品標榜“病毒式營銷”,一味把心思放在如何擴大銷量上,知識本身反倒成了可有可無的媒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管傳播方式怎麼變,人們獲取和掌握知識都建立在勤奮學習的前提上,一夜速成的奢望注定要落空。面向大眾的知識具有公益屬性,即便做成商品,也不能違背互聯網社會的開放性。不管怎樣,把知識開發成產品,前提是尊重知識、保護知識,而不是侵犯原創者的權益,成為“知識盜獵者”。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