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否定學歷與名校價值不可取

封壽炎

2018年05月11日08:0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否定學歷與名校價值不可取

  據報道,日前,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授予儀式上,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拿哈佛、北大、清華開涮,“鄙視”了一把名校生。他以阿裡公司18位創始人為例,力証“畢業於很差勁學校”的學生一樣有機會,並補刀一句“我們現在甚至更不願招北大清華畢業的學生”。

  對於馬雲的上述言論,現場學生聽一聽、笑一笑、鼓鼓掌也就過去了。可是,當話題通過互聯網傳到國內,“馬雲鄙視北大清華學生”就成為傳播爆點。

  但是,細讀馬雲發言的全文,不難發現,他其實並沒有“鄙視”名校生。那些奪人眼球的標題,大都斷章取義。馬雲並沒說“名校學生不會有機會”,而是說“如果我畢業於北大清華,那就沒有阿裡”。這並非否定北大清華學生,而是假設阿裡隻招北大清華畢業生的話,他自己都不會有機會進入阿裡。而“北大清華學生應該到中小企業去”,是說名校生更應該自己創造有價值的企業。

  遺憾的是,很多人都沒有耐心去細讀全文,更沒有興趣去推敲馬雲言論之中蘊含的邏輯。一提學歷,就容易上綱上線為“唯學歷論”﹔一提名校,似乎就有“學校歧視”的嫌疑。例如,某企業的人事部門負責人表示,招聘員工“隻看985學校畢業生簡歷”,一時招致輿論萬炮齊轟。

  “唯學歷論”當然不對,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實際上,有學歷和沒有學歷確實存在區別,名校學歷和非名校學歷的含金量也存在區別。這種客觀事實不會因為人們的意願和喜好而消失。

  學校體系不但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功能,也承擔著選拔人才的功能。經過考試這一考核評價體系的層層選拔,不同學生最終進入不同學校讀書。從結果導向看,現行的考試和選拔制度確實實現了對於學生的篩選和選拔。從整體來看,能夠熟練理解和運用知識、在考試中拿到高分、脫穎而出的學生,至少說明在現階段的書本學習中悟性更高、功底更扎實,綜合解決問題的水平也較高。

  何況,盡管阿裡創始人的學歷平平,但阿裡的骨干團隊和骨干人員,不少人都是世界頂尖名校的畢業生。在阿裡巴巴的現代企業制度構建方面,這些骨干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類似的知名企業,國內、國際還有不少。

  我們提倡“不拘一格降人才”,意在針對不同人才的不同特點,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如果動輒就否認學歷的價值、名校的價值,這種心態看似跟唯學歷論截然相反,實際上卻是同一個邏輯。

  這些,馬雲是知道的,在他的講話中也有較為明確的表述。但是,一些網絡推手偏偏隻看一點,不及其余,挑出一兩句奪眼球的話大做文章,完全無視具體的表述語境,這種“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態幾乎成為當前的網絡通病。也許有人認為,對此不必大驚小怪,但須知推波助瀾的結果,往往引來更多的口水、更多的焦慮,甚至誤導公眾思維。看來,面對網絡的江湖洶涌,我們的內心還是要更多一些冷靜才好。

  (作者:封壽炎,系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評論員)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