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銀行不能跳過司法程序任性扣款

王子墨

2018年04月24日08:0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銀行不能跳過司法程序任性扣款

  日前,有媒體報道,某銀行客戶王先生的一張信用卡到期換了新卡,在新卡未激活使用的情況下,銀行仍收取了每年200元的年費。王先生逾期未還,該銀行便根據領用合約,從王先生另一個該行儲蓄賬戶中直接扣收錢款還賬,最后還起訴王先生索要剩余欠款。攤上官司的王先生提起反訴,指責銀行惡意扣款。在法庭上,該銀行當庭支付了王先生被扣款本息及經濟損失,但不同意賠禮道歉。

  這件事的發展鏈條是:未激活信用卡被收取年費——銀行從該客戶在銀行的儲蓄賬戶直接扣錢——賬戶余額不足還款被銀行起訴——儲戶反訴銀行得到還款——銀行拒絕道歉。那麼問題來了:這究竟是哪家銀行?從公眾與銀行長期博弈的情形看,唯有將該銀行名稱廣而告之,使得客戶“用腳投票”,才是真正有效果的。報道隱去了銀行的名字,似乎是有所顧慮。當銀行無所顧慮,而維權、報道卻要處處顧慮,如此景象,實在令人憂慮。

  “未激活信用卡被收年費”固然霸道蠻橫,更令人“細思恐極”的,是它直接從客戶的其他儲蓄賬戶裡劃走錢的做法。理論上來說,有權查詢、凍結、劃撥銀行存款的機關是司法機關和行政執法機關,銀行“直接扣收”意味著銀行跳過了司法程序,直接凍結、劃扣消費者的款項而不經審判。這在銀行一側,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天然權力。銀行自認為掌握客戶的賬戶,就可以直接扣款,使用個人信息無須經過合法性審核,照自己意願即可。

  消費者在銀行面前,個人信息一覽無余,可供其隨意支配﹔而公眾至今連究竟是哪家銀行都不知道,也折射了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權利不對等。

  可以預想的是,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將進一步加大。從社會輿論看,公眾更關注的已不只是信息共享如何擴大,而是信息之間能否筑起壁壘,能否自行為信息使用設限。遺憾的是,目前來看,很難。而個人信息又關聯著個體權利,當個人信息的取用毫無節制,相關的行業監管鬆弛,那麼類似“直接扣款”這種便捷的糾紛解決方案,自然就會具有十足的誘惑。

  當下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但商業倫理乃至社會的運行倫理,並沒有真正遠離現代化起步時的價值地基。現代社會建筑在權利清晰界定之上,一個社會能為個體提供正當且足夠的權利維護手段,是一切發展的前提。大數據也好,各種現代化器物層面的進化也好,背離了權利維護的價值預設,機構相對於個體器物上的優勢,必然會導向相比於前現代社會加倍劇烈的不對等。這也就呈現了如此景觀:銀行的霸道,從“錢款離櫃概不負責”一路進化成“直接扣款”,而個人權利的維護像被甩脫在進程之外,依舊如此艱難,維權成功也換不來一個道歉。

  這則新聞,或許會被媒體置於“社會新聞”一欄,很快被海量信息所淹沒﹔或許在不少人眼中,這也構不成一個“爆款”的重磅信息。然而,就是這件200元的小事,現在也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很多時候,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來標記的。

   (作者:王子墨)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