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

兩會“好聲音”:平衡公務人員收入差距考驗管理智慧

蔣萌

2018年03月15日16:1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平衡公務人員收入差距考驗管理智慧

好聲音:“目前公務人員工資基本由各省財力決定,東西部公務人員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影響了優秀人才向西部的流動。”——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機場集團監事會主席趙金雲建議國家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實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的全國平衡機制,讓公務員隊伍保持相對穩定,促進人才向西部省份流動。

小蔣說:支持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國家要出台一些傾斜政策,在財政上給予適當補貼。而在公務人員的工資上,恐怕要考慮兩個維度。一是,不同地區公務人員的工資水平,二是同一地區不同職業者的平均收入。這之中,既不能搞絕對的平均主義,又要警惕差距過大產生負面效應。縮小不同區域公務人員的收入差距、在市場與行政之間把握好平衡的度,考驗著管理的智慧。另一方面,公務人員的工資也應具有激勵性,“死工資”的弊端很明顯,獎勤罰懶是必要的,不能“干好干壞差不多”。有的地方開展聘用制公務員試點,對特殊崗位的特殊人才給予接近市場行情的薪酬,按年考核績效,也是吸引“外援”的一種嘗試。強調奉獻,也要給予合理回報,不可偏廢。

獨生子女家庭養老,社會該做些什麼

好聲音:“我國應建立健全獨生子女家庭養老補貼制度。建立完善獨生子女父母高齡生活補貼制度,獨生子女父母失能生活補貼和困難喪偶老人生活補貼制度,對失能、半失能獨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給予一定護理補貼制度。建立失能老人長期照顧保障制度,設立‘獨生子女照料陪護假’。出台獨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優惠政策。”——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李志強建議,要高度關注和解決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

小蔣說: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家庭基本都是四個老人、兩個中輕年、一到兩個孩子的結構。這個結構的不平衡在於“頭重腳輕”——四個老人愈發衰老,贍養需求不斷增加﹔兩個本身是獨生子女的中青年夫婦多半成長於“蜜罐”,不少人“晚熟”,個別人甚至仍“啃老”﹔最小的孩子本來就需要照顧,又趕上二孩放開,更加牽扯人力和財力。上有老,下有小,中間層要麼疲於職場打拼、要麼“沒長大”不給力,一旦家中出現緊急情況,人手短缺、焦頭爛額在所難免。如果子女與老人還不在同一個城市生活,公益廣告裡老人對子女“報喜不報憂”,病痛與淚水自己扛,絕不是“演戲”,而是實在的窘況。養老(不僅僅指獨生子女家庭),既是家庭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像居家養老的設施配套、平價養老院的設立與扶持、各種針對性政策等等,都需要管理者統籌協調,離不開頂層設計。銀發浪潮來襲,不適用“車到山前必有路”。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每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建言不斷。國是看似高深,實則關乎細微。民主獻策與監督,推動社會不斷變革,體味發展與進步,努力實現中國之夢。網友七嘴八舌,小蔣三言二拍,說兩會最聲音。

 

(責編:董俊彤(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