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記——看中國發展】照相從稀罕到平常看生活的變化

羅瑞明

2017年11月17日14:4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記得小時候照張相非常的不易,那時平常人家很少有相機,都得去照相館照,而一個縣城隻有一家照相館,到了照相館后還要進行排隊,照張相至少花費兩個小時。不僅如此,照完相之后還得等上一個星期才能取相片。因為照相不易那個年代留下的相片很少。

1974年本人作為知青下放到國營寧都縣琳池墾殖場,后調到場部辦公室工作,辦移交的時候看到一部外殼已經陳舊,用雙手端著照的相機,已使用了二十多年,據說是外國造的,至於哪個國家造的誰也說不清,當時相機稱得上是稀罕物,用紅綢布包好鎖在鐵箱裡。在之后本人用此相機照過幾次相但總不聽使,要不卡門按下去起不來,要不膠卷出現部分暴光現象,即使好不容易照好,洗相也非常的麻煩,又要暗室,又是要洗相藥水,慢慢對此照相機沒了興趣繼續鎖入鐵鎖中,遇到開會要拍照還得從60公裡之外的縣城請照相館的師傅前來。

相機是記錄歷史最好的工具,原形原貌不走樣,在當時拍照落后的年代,不少大的事件沒有圖像,例如,琳池墾殖場幾下幾下,撤撤並並沒有留下一張當時的相片,要編寫場志非常困難﹔國營農田、山林、房屋界址劃分沒有圖像記載,有的因為年代長久,地名改變、人員變動,要重新認定頗費周折﹔尤其是當時沒有身份証外出辦事等隻憑介紹信,而介紹信沒有相片附上,拿著開出的介紹信甲可以成為乙,由此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照相機漸漸多了起來,有國產的還有進口的,有即照即出相和傻瓜相機,照相比之前方便了不少,但是即照即出相機耗材非常貴,以當時的條件很難照得起,而傻瓜相機雖說方便,但還得用膠卷並進行沖洗。記得當時場裡有一個攝影愛好者買了一部傻瓜相機,這人請他照一張,那人請他照一張,一張兩張的又不好向他人要錢,一卷膠卷幾下就沒有了,開始還蠻樂意的幫人拍照,后來膠卷用多了,加上沖洗照片又得花費,實在難以承受,索性把照相機藏起來。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通訊越來越發達,通訊工具功能越來越強大,手機從2G到3G到4G,可以通話照相,還可以攝影,且像素不斷的提高,從幾百到幾千萬。不論到了哪裡看到好風景即刻拍下來,對方需要什麼資料即拍即傳,保險理賠,網上交易,現場取証等等一部手機在手記錄事實全過程。原來有部照相機是個寶,現今除了專業和攝影愛好者,多數人以手機替代。

前兩年又一次回到琳池墾殖場,新朋老友合影用得是手機拍照,座談討論全過程用手機攝影。不僅如此,拆舊房之前用手機拍下,界址重新確定用手機拍下,場裡有重大的事情用手機拍下,拍攝的圖片影像及時保存留念,用“啞巴”說話更有說服力。

手機照相、攝影隨時隨地,不用膠卷,不用影框,既節省了成本,而且又能永久完美的保留,將工作和生活中的過程用圖片和影像記錄,是信息化技術發展的結晶,同時也折射出國家的進步和強大,人民群眾獲得感的增強。

(責編:黃策輿、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