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

尖子生刺死老師,成因找到了嗎?

蔣萌

2017年11月16日15:5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尖子生刺死老師,成因找到了嗎?

背景: 11月12日,湖南省益陽市沅江三中47歲的中學班主任鮑方在辦公室被刺26刀身亡。行凶者是其學生、16歲的羅軍,羅軍平時成績不錯,曾經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

錢江晚報發表高路的觀點: 僅從媒體的報道看,實在看不出學生跟老師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老師之前有什麼出格行為。相反,更多看到的卻是師生之情。學生成績很好,老師一直多有關照,學生成績有所起伏,老師比誰都著急,他們常常談心,老師甚至幫他爭取過獎學金。也許正是這種表面上的親密和諧,掩蓋了問題,在悄無聲息中埋下悲劇的引信。在報道中,有一句話令人印象特別深刻,對於老師,羅軍說了一句,“我不覺得班主任對我多好,對他也不了解。”在一所偏遠中學,高考成績幾乎是他們唯一能証明自己的機會,也是他們能給孩子的最好的機會,不管是學校還是老師都難免對尖子生嚴格了一些,也格外關照一些。在為感情、為興趣和為成績之間,有些學生就失去了判斷力,對於老師的好不僅不感恩,相反,還認為這是老師應該做到的。被錯誤認識扭曲的學生於是一言不合舉刀相向,用26刀親手毀掉了老師,也毀掉了自己。分數抹去了個體的差異,也抹去了教育的差異。受教育者已日益多元化,不能以一個標准去要求有不同追求的人。也許,犧牲一點效率,尊重每個人的選擇,鬆一鬆分數的弦,教育才能卸下沉重的負擔。

小蔣隨想:一個平時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突然刺死了老師,可能被某些專業人士解讀為“激情犯罪”,也就是一時沖動釀成慘案。但有些細節似乎又說不通,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去為什麼要帶刀?人性是復雜的,透過媒體隻言片語的報道,很難真正了解羅軍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只是看到了落后地區、重點高中、封閉管理、清北班、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沒什麼朋友這些“標簽”。如果這些“標簽”注定會導致什麼,此前人們為何不進行預防?羅軍弒師何以出乎身邊人的意料?有時候,外界以為抓住了問題的牛鼻子,其實未必抓到。更多時候,慘案僅僅會被視為個案,具有類似教育環境的地區與學校會改變既有的教學方式與對尖子生的重點施壓嗎?會配備專業心理疏導教師且更多關注學生的人格健康嗎?現實中,很多人就像被溫水所煮的青蛙,並沒有意識到潛伏著的危險,並加以改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即便考不上大學,也能在社會中找到合適的位置。遺憾的是,很多人眼中隻有考分,學生殺死老師,“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豈不是黑色的諷刺?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 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王倩、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