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記——看中國發展】忘不了的寺街

上官亦然

2017年11月08日13:4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在南通街頭,如果你要打聽寺街,年輕人多半會這樣回答你:“老房子?南通怎麼會有這樣的地方?”隻有年長的人才知道答案。其實,這條見証南通歷史的老街,離我住的地方並不遠,坐公交車隻需3、4站地,但准確地知道坐什麼車,到哪裡下卻是頗費了番周折,連出租車司機都搖搖頭開車走了。

寺街因其內有天寧寺而得名,它已走過千年,從唐宋到明清,經歷繁華與塵囂,如今隱秘在城中,默默吟唱。是拆是留,寺街人也存在著兩種意見,年輕人想改善居住環境,贊成拆掉,老人卻舍不得這熟悉的街景,習慣了祖祖輩輩留下的這條老街。說是“街”,其實也就相當於北京胡同,有位老哥說,南北的叫“街”,而橫穿“街”的才稱為“巷”。其實此街是明清開始的,也就是說距今之多也就千年歷史。

雖不及北京的胡同,但在南通能有這樣一條老街也是彌足珍貴。街的盡頭就是現代的繁華,在這裡逛,恍如隔世,很多人都說“千萬不要拆呀,這是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寺街又深又長,在歷史的車輪前,它不再年輕了,在這裡住了一輩子的老人不舍得離開,他們在街上蹣跚著散步,或坐在街角抽著旱煙,或踩著老式縫紉機縫縫補補,延續著朴實的生活。而年輕一代都從寺街走了出去,不再回來……

折折回回的粉牆黛瓦,斑駁牆頭的枯草枝芽,這一切對於我並不新鮮,但我執意要穿來逛去,似乎是想尋覓一個城市的古老印記。看慣了浮世的奢靡,更喜歡這沒有喧鬧,沒有浮華的韻味。

愈發感覺自己是個容易懷舊的人,行走在老街中,一聽說有可能被拆掉,難免有些不爽。寺街是歷史,是文化,是珍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這裡沒有小橋流水,沒有亭台樓閣,隻有一襲粉牆黛瓦的朴實。

即將告別南通,想不到臨行前能留下對南通的這般印記,如果誰來南通,也該來寺街走走吧。

(責編:黃策輿、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