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晚報:景區“一元午餐”的意義在餐外

毛建國

2017年10月10日09:06  來源:燕趙晚報
 
原標題:景區“一元午餐”的意義在餐外

  10月5日,河南洛陽老君山景區推出“一元無人售賣午餐”,吸引上千名游客排隊就餐。5日中午該活動一共收入1167元,超過實際售出午餐數量。景區負責人表示,“一元午餐”只是一個概念,主要是為游客提供方便。(10月9日《北京青年報》)

  民以食為天,據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這個“超級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7.0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836億元,在這當中當然也有“食”之貢獻。對於游客來說,一次愜意旅游,不僅要吃得安心,還要吃得實惠,一句話,要價廉物美。

  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識,就是要不斷給消費者帶來價廉物美的消費體驗。可是具體到旅游市場,游客已經形成了這樣的認識:在旅游景區消費就是挨宰,誰都知道這不合理,只是因為景區做到了“明碼標價”,你根本難以撼動。

  在這樣的消費環境下,驟然見到“一元無人售賣午餐”,真是故事中才有的橋段,想不暖心都難。據了解,10月5日 “一元無人售賣午餐”剛一推出,就有上千名游客前來排隊就餐。看看老君山景區的“一元午餐”,再看看有些景區的“天價食物”,恍惚感油然而生。

  老君山景區銷售部一位負責人表示,一元連成本都不夠,“這是個暖心活動,主要是為了服務游客,差價由景區負責”。想想很多景區形象宣傳不計成本,老君山景區這麼做花錢不多,效果卻不錯。“一元午餐”給人帶來了豐富聯想,一個直接啟示就是,景區商品也可以不必高價。

  景區“一元午餐”意義在餐外。對於游客來說,其意義不僅在於一元就能吃到當地特色小吃,而且在於“一元午餐”讓公眾看到景區商品也存在貼近性的可能。誠然,“一元午餐”屬於“花錢賺吆喝”,對於景區來說,如果不是為了宣傳形象沒有必要把價格定得這麼低,但在一元與高價之間,有著無數梯次的價格遴選。如果把價格定得相對靠譜一些,不僅能夠告別暴利形象,而且能以價格拉動消費,吸引更多消費者。“條條大路通羅馬”,不是一樣可以獲得不錯收益嗎?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