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撕書不該是畢業的慶典

段思平

2017年06月07日08: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撕書不該是畢業的慶典

隻有用創新的畢業儀式與獨具魅力的校園文化,讓學生的畢業需求得到滿足,畢業情感得到釋放,學生們才不必在“撕書節”中感受畢業的滋味。

十七八歲的高三學生,更多的是以自我為中心,往往隻圖自己一時痛快﹔能考慮到保潔阿姨的辛苦,並發自內心致歉,這名女生的推己及人之心值得贊賞。我相信,在寫這封致歉信時,她的心中也充滿了無奈——即便她不認可撕書的行為,也無力阻止同窗們的瘋狂宣泄。

撕書這事兒在好多年前就有了,近年來更是成為不少高中畢業班的保留節目,美其名曰“撕書節”。可為什麼這種粗暴對待書本、知識、財物的行為,沒有得到校方阻止,反而蔚然成風呢?因為很多教育工作者也知道,即將面臨高考、告別中學的學生,需要特殊的紀念儀式和宣泄活動。“撕書節”宣告了學生們對應試教育的反感與不滿,是高中生對畢業活動的“私人定制”,是“我的青春我做主”的個性張揚。

撕書雖有其原由,不代表就是一種值得倡導的方式。高考這一關確實很艱難,但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更難過的坎兒、更艱巨的考驗,它們哪一個都不比高考輕鬆。比如今后在工作中受委屈了,能把跟客戶的合同撕了嗎?能把老板打一頓嗎?如果說迷戀這種暴力帶來的快感,隻能通過這種方式減壓,那麼就很不利於今后的人生成長。

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一定要設法終結“撕書節”這種糟粕的畢業文化。但是,簡單的禁令很可能無效(過去也有地方教育部門頒布過“撕書禁令”),必須為學生們安排更好的“畢業禮”,給學生們一個機會來回顧、總結,去憧憬、祝福,以“畢業禮”替代“撕書節”。現如今,很多學校不是沒有畢業典禮,但往往著眼於宏觀視角,重復著校領導講話和表彰優秀畢業生的機械流程,大多數畢業生覺得事不關己,學生的情感需求在“傳統畢業儀式”中無法得到滿足。

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學習一些世界名校的做法,在“畢業禮”中多尊重個性,體現學生價值,不讓學生淪為配角。比如可以舉辦一場舞會或校園游園活動,邀請知名校友與學生談心,給更多學生發表畢業感言的機會,讓各班組織一次特色班級活動等等。隻有用創新的畢業儀式與獨具魅力的校園文化,讓學生的畢業需求得到滿足,畢業情感得到釋放,學生們才不必在“撕書節”中感受畢業的滋味。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