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從查贓著手,治物業的欺行霸市

高路

2017年06月02日07:54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從查贓著手,治物業的欺行霸市

  某物業管理公司杭州分公司的副總監張某,利用職務之便,兩次幫助曹某獲得新小區裝修服務隊的權利,先后受賄十五萬元和十萬元。5月31日,西湖區法院開審了這起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

  這起案子,要論案值,不頂時下一些貪官受賄案的一個零頭,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其普遍性以及與業主利益的切身相關。去小區走訪一下就能知道,在新房交付和裝修的過程中,業主都或多或少地受過物業公司的氣。比如,隻能用物業指定的黃沙水泥,隻能用物業公司指定的包陽台廠商,隻能選擇物業公司認可的裝修材料吊裝服務隊。一些小區,甚至打個孔,都有專人承包了,業主的個人利益成了個別人的一畝三分地。

  在市場經濟規則成為社會通行法則、買賣自由的今天,業主的選擇權卻被剝奪在自己的家門口。沒有任何一條法律給了物業公司壟斷市場的權利,可是這樣的潛規則卻有頑強的生命力。一個業主掏錢請來的公司,卻成了吸附在業主身上的寄生虫。本該是為業主服務的公司,卻成了凌駕於業主之上的一座大山。他們不具備強制執法權,卻可能比執法部門更有威嚴。這幾年,大家詬病之多,不絕於耳,可潛規則不僅沒有消失收斂,甚至成為了明規則。這說明,在物業公司和業主的權利分配中出現了問題,也說明社會對這一行業的治理出了問題。

  物業公司不是執法部門,他們哪來的強買強賣的底氣?靠的無非是某種武力脅迫,你不用就不讓進門,保安能讓你吃不了兜著走。物業公司拿業主沒辦法,卻能讓裝修公司沒有辦法,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隻能按物業公司的套路走。裝修公司和業主某種程度上說都是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對待這樣的事,貴點就貴點,圖個順順利利。

  這種種明目張膽的強買強賣行為,不僅是在嘲弄社會法治,侵害業主權利,敗壞社會風氣、監管部門的公信力,也給小區后續運轉埋下了互不信任的伏筆。這種軟暴力,單憑業主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對抗的,需要公權力部門的及時介入。

  西湖區的這起案子所揭露的真相提醒社會,當私權力受到傷害,維權成為一紙空文,或者被架空時,行政力量和司法力量的存在就不能缺位。當個人無法維權時,社會就要起到靠山的作用。當執法部門沒有辦法深入到細節之中,而披了幾層馬甲的物業公司強買強賣,因為情節的問題夠不上治安犯罪的查處標准時,從經濟犯罪著手查處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不正常現象的背后必然有不正常的利益關系。本案中的小區服務隊老板,拿出15萬行賄,又以25萬元的價格中標,他獲得的利潤就可能數倍於這35萬元的額外成本,而這筆錢最終是業主出的。要不然,黃沙老板有什麼必要送錢上門,物業公司又何必冒著沖突的風險,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抓住了錢的流向,也就遏止住了物業公司變現的沖動。從利益著手,也是解決小區物業欺行霸市問題的一帖良方。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