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教授工資的含金量,該如何衡量

高路

2017年05月26日08:00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教授工資的含金量,該如何衡量

總額一萬五千元多點,扣掉雜七雜八的,實際到手隻有八千塊錢多一點!這是一位著名高校教授的月收入。一張復旦大學教授的工資條引起爭論,被拿來証明教授之高和收入之低的不相稱。

到手八千來元,看起來確實有些寒磣,三十年教齡的教授已經是大學老師裡處於塔尖的群體了,可想而知,大量的講師、副教授的工資水平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但就此判斷,大學老師收入不高,也缺少說服力,首先這張工資條包不包括全部收入呢?大學老師跟一般的機關事業單位不同,有課時費,還有科研經費,一些大學老師還有兼職的情況,一張工資單顯然還不能說明所有的收入。而且仔細分析這張工資單扣款的構成,其實大有玄機。比如“教師公寓”這一項扣款1578元。教師公寓是復旦大學針對教師住房難問題出台的一項舉措,學校貼一點,自己掏一點。一個月隻花1500元要想在上海市區租一套公寓,恐怕也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福利不是每個單位都有的。

爭議比較大的是五險一金,按絕對數額算,佔到了所有扣款中的一半還多,問題是,公積金在很多地方,已經設定了非常寬鬆的支取條件,買房子可以取出,按揭部分可以辦按月轉賬還貸,甚至租房子也能支取公積金,它的功能基本等同於個人儲蓄。雖然利息不高,但附加值大,一旦買房子,公積金貸款利息低,它的價值就凸顯出來。職業年金也差不多類似的狀況。

對於工資這樣的事,不同行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感受溫度。隻有放在更准確的刻度上去衡量,才能得出高或者低的問題。不宜跟低收入人群比,也不能跟企業高管這樣的人群相比。

客觀地說,大學校園裡確實存在收入差距的問題,有一部分收入較高的老師是事實,而年輕老師、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收入偏低也是事實。除了人和人的差距、職稱的差異,還有學科不同的差距,這都需要分配制度適度的傾斜。

大學教授收入的含金量,很大程度上是被高生活成本給注了水的。特別是在上海這樣的高房價城市,哪怕月收入在一萬五的基礎上翻個番,依然毫無底氣,在房價高昂的情況下,年薪二三十萬也隻能算杯水車薪。

(責編:劉琨(實習生)、黃策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