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老干媽工作人員發現本地另一家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的一款產品與老干媽品牌同款產品相似度極高,認為此現象很可能存在重大商業機密的泄露。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經偵大隊一舉將涉嫌泄露老干媽商業機密的賈某抓捕歸案,該案涉案金額高達千萬元人民幣。(5月9日中新網)
作為辣醬第一品牌,老干媽被譽為“國民女神”,早已紅到海外市場。而老干媽辣醬得以獨步天下的利器,就是獨特產品配方造就的美味,令無數消費者的味蕾為之傾倒,可想而知,老干媽的配方一旦遭到泄露,就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對於食品行業來講,配方就是最核心的商業機密,也是市場競爭的殺手锏,每個食品企業都會嚴密守護配方,制定相關保密措施,防范內部人士泄露、競爭對手竊取。最著名的配方保護案例,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可口可樂。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可口可樂保密配方就一直被緊鎖在亞特蘭大的某家銀行之中。1986年后,公司將配方轉移至在亞特蘭大的博物館中,對外一直宣稱隻有兩位公司的資深高層知道配方,但是公司始終沒有公布這兩個人的名字或者他們身在何處。
正是這種視配方為公司生命的態度,令可口可樂公司屹立市場百年、長久不衰,成為碳酸飲料的龍頭老大。老干媽對產品配方保護的高度重視,亦是出於公司發展考慮,因此才會在發現有廠家產品與其相似時,立刻警覺到配方被泄密,進而在警方的調查下偵破案件,並將泄密者抓獲歸案,及時阻止損失進一步擴大。涉案人賈某在任職期間,與老干媽公司簽訂了“競業限制與保密協議”,卻違背協議泄露商業機密,被抓也是咎由自取。
這起“老干媽泄密案”暫告一段落,后繼司法程序還會繼續進行。本案對國內企業的啟示也很大,要加強防范商業機密保護工作,小心內部人士泄密,守住自己的核心利益,對違規泄密者依法追究責任,並將其納入行業“黑名單”,告誡同行小心防范。同時,從業者也應遵守職業道德,在與其他公司簽訂“競業限制與保密協議”后,就要遵守協議,不能違約泄密,否則既違法又破壞職業道德,一旦被查獲將會身敗名裂,以后就很難在圈子內混了,損失可謂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