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

農民工變居民能獲得城市歸屬感嗎?

蔣萌

2017年03月14日16:01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農民工變居民能獲得城市歸屬感嗎?

好聲音:“歸屬感,歸根結底就是同在一座城市,應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務。建議政府進一步健全農民工平等就業、子女就學等方面的保障機制,為農民工自由流動、安居樂業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同時,農民工創業還普遍存在資金、能力、社會資源不足等困難,希望政府給予幫扶,為農民工創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全國人大代表、福建佳美集團公司工人謝利英建議,讓農民工在城市獲得歸屬感與均等公共服務。

小蔣說:農民工最大的困擾是,容不進城市,回不去鄉村。受制於戶籍與農業戶口,農民工在城市面臨不少壁壘與區別對待。然而,情況正在發生改變,我國已有31個省份全面取消農業戶口。必須明確,取消農業戶口不影響集體土地承包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村集體經濟分配權,而是消除身份差異,實現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步驟。同時,一線城市由於要控制人口規模,實行較嚴格的積分落戶,加上生活成本較高,使人們在流動時還是要結合自身實際。農民變居民正在推進,中小城市落戶放開,是漸進式改革中的變化。

二孩時代,靠譜幼兒園不足咋辦?

好聲音:““未來在進一步發展公辦幼兒園的同時,要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力度,建立合理的普惠性幼兒園成本分擔機制,讓更多的幼兒能夠在家門口、交差不多的費用、上質量差不多的幼兒園。此外,中央財政應加大對老少邊窮島地區學前教育的投入,率先在這些地區實施免費的學前一年教育,為這裡的幼兒做好入學准備,不要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焱關注學前教育。

小蔣說:家長為何擠破頭也要把孩子送入公辦幼兒園?因為,公辦幼兒園費用低,條件不錯,各方面比較有保障,就是名額太少。民辦幼兒園則呈現兩極分化,一種是高大上的,硬件先進,環境優美,甚至搞英語幼教,就是價錢讓工薪階層望而卻步﹔另一種是資質存疑的,老師水平參差不齊,甚至存在安全隱患。現實是,公立幼兒園供不應求,“安全經濟型”民辦幼兒園同樣缺乏。如何妥善安置從三歲到六歲的孩子,對每個家庭都不是一件小事。全面二孩實施,公眾對幼兒園的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差距,更應引起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每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建言不斷。國是看似高深,實則關乎細微。民主獻策與監督,推動社會不斷變革,體味發展與進步,努力實現中國之夢。網友七嘴八舌,小蔣三言二拍,說兩會最聲音。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