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請把我的白色電動車還我……”手舉著這張自制的尋物啟事牌,陝西西安的外賣小哥楊帆(化名)已經在丟車的小區附近找了5天。2月25日傍晚,楊帆新買的電動車在西安二環旁的一個小區外被偷。楊帆說,車是新買的,3000多元,“都是我自己的血汗錢,不能說車丟了,然后‘哎’一口氣就結束了,我要接著找下去。”(3月3日《北京青年報》)
可能不少人感到小楊這樣做很傻很天真。明明知道電動車不是被人“撿走”而是失竊,為什麼還要去舉牌找賊要失物,這不就如與虎謀皮嗎?難道這位“非典型”外賣小哥是缺心眼?可是從他以“雖然心疼,但可承受”為由謝絕好心人的幫助這點來看,這是一個質朴而又執著的年輕人。也正是他“傻傻”的“不放棄”和讓人意外的“舉牌尋賊”行為,才引發了社會對於電動車追臟難和城市社會治安管理等問題的關注和一系列追問。
為什麼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外賣小哥鎖在小區樓下的電動車“10分鐘左右”就被小偷盯上並迅速偷走?為什麼小楊的同事會告訴他車丟了“基本上找不回來”?為什麼小楊報警且也同警察調取監控后卻沒有下文了?為什麼小楊最終隻得自己舉牌尋賊,而寄希望於賊能良心發現還回他的車?為什麼周邊商戶都知道是“慣偷”所為而一直無人問津?因此,外賣小哥舉牌找車,應當尷尬的可不止是賊。
人們常說“歲月靜好”。現代城市美好而又平靜的生活,網絡時代外賣小哥的飯碗和人們網上購物、點餐的便利體驗,都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和秩序。外賣小哥被偷走的電動車價值3000塊,可能還抵不上土豪一頓飯錢,但那卻是他一個月風裡來雨裡去才能賺到的工資,也是一名剛入行的年輕人的第一筆“投資”,蘊含著他的創業激情。其實,殺人放火、搶劫搶奪等重大犯罪固然可惡,可是小偷小摸小騙的危害與影響也不容小覷。況且,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案”,泛濫至一定程度,也會轉化成具有重大危害和惡劣影響的“大案要案”,嚴重侵蝕人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對社會治安及城市管理秩序的滿意度。去年發生的山東徐玉玉等一系列電信詐騙案件,有些被騙金額並不算很大,卻足以摧毀受害人的心智和希望,釀成諸多慘劇。使得電信詐騙犯罪上升至社會關切、人人喊打的重大犯罪問題。
可見,對於一個安定祥和的幸福社會、美好城市來說,不光要嚴打那些惡性暴力犯罪,全力遏制大案要案的發生,也要關注那些多發易發、社會反應集中的民生小案,有力懲治那些活動猖獗、給人們正常生活帶來嚴重困擾的小偷蟊賊,堅持“老虎蒼蠅一齊打”。尤其是要著眼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緊盯違法犯罪分子的新動向、新伎倆,強化科技信息手段應用,加強新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織密社會治安天網,讓犯罪分子無所遁形、無處下手,更難逍遙法外。這恐怕也正是公安機關提出的“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好控發案”的主旨所在。
從這個意義上說,外賣小哥舉給賊看的牌子,也應該讓更多人看到。小偷對此是無膽、無臉回應,有關部門更不能視而不見、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