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時評:靠內生動力告別“山寨”

何鼎鼎

2017年01月23日05: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些“山寨”企業,有給國際大牌代工的經歷,有真技術、好設備。踢它們一腳,當然會滾坡下山﹔但如果拉它們一把,未必不能有所作為

  近日,一個產品網售額佔全國超兩成的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引發廣泛關注:在福建莆田鞋城,白天門庭冷落,夜晚卻進入賣假狂歡。不少廠商打著原單真標的旗子,裝著阿迪耐克的盒子,但掩不住魚目混珠的裡子。“山寨”並非新話題,但痼疾不愈,引人憂思。

  這些“山寨”產品,“假”得可惡卻又“真”得可憐。與30年前溫州“紙皮鞋”廠商不同的是,這些“代工2.0時代”的廠商,有的因有給國際大牌代工的經歷,往往掌握了全套工藝流程﹔有的具備真技術、好設備,產品雖是仿冒卻並不劣質。有時,仿品質量甚至優於正品,卻仍走老路“蹭名牌”,這正是令人痛心之處。

  做品牌太貴,搭便車劃算,很多“仿造”企業的心態不難理解。其實這些企業,比誰都清楚品牌的價值,卻又輸在畏懼開拓創新的鴕鳥心態,沒有動力彌補設計營銷的短板,沒有勁頭在制造工藝上更進一步。一言以蔽之,它們有過錯可“入罪”,但也有實力可“自新”。踢它們一腳,當然會滾坡下山﹔但如果拉它們一把,未必不能有所作為。

  近年來,政府部門與電商平台的打假力度一年勝過一年,被抓的造假者人數大幅增加,公開銷毀假貨的示范活動也明顯增多,高仿生意的空間受到空前擠壓。但一些地方制假售假依然成風成片,地域性特征暴露出商業倫理的集體滑坡。這其中固然有制假者的貪賺快錢,但也有當地政府和電商平台的默許縱容。源頭打假不力,銷售地和網上的打假就會變成“打地鼠”,“監管發力”隻會淪為一句空話,等到制假規模壯大之后,不僅連根拔起愈加困難,而且屆時承擔“差評”的不只是某個品牌,而是整個地方乃至中國制造的整體聲譽。

  當然,除了打假,也要正視“山寨”企業從夜幕下走到光亮處的現實困境。品牌設計缺人才、推廣鋪貨的交易成本高、營銷傳播的渠道少……一塊塊攔路石擋在它們的品牌轉型面前。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也曾假鞋橫行的晉江,經過大力整治與產業轉型升級,涌現出安踏、361度、特步等諸多知名運動品牌。晉江鞋企的成功轉型,“看得見的手”功不可沒,正說明告別“山寨”並非不可能,需要的是地方政府勇於壯士斷腕,不因制假經濟的蠅頭小利而犧牲了地方發展的轉型良機﹔善於運用政策、財稅等綜合手段,營造健康公平有序的商業生態。

  當然,外力的孵化作用終究有限,企業要真正從市場競爭中破殼,歸根到底要靠內生動力。這兩年,“大疆”無人機靠技術飛往了世界各地﹔傳音手機在國內無人知曉,卻因為解決了黑人的自拍問題在非洲實現了突圍,佔領了非洲40%的市場﹔在國內隻賣20多元人民幣的國貨“飛躍”,因為全新的策劃和包裝,飛越重洋在歐洲賣到50到120歐元,歸根到底還靠自己。海爾冰箱是自己的榔頭砸出來的,華為手機是自己的科研經費砸出來的,不在產品上用心,就沒有人能釋放出穿透平庸的光亮。

  掙扎在高仿鏈條上,也許能苟延殘喘於一時﹔但不主動跨入痛苦轉型,前面的路隻會越走越窄。盡管品牌的成功是一個充滿變量的函數,但可以確定的是,脫下“假鞋”真正走上創新路,才有值得期待的未來。

(責編:白宇、文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