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海外版望海樓:治國理政以人民為中心

■ 李  冉
2016年12月28日09: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在最近一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准確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涵,對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至關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不斷實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靈魂。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4年來,這句宣言落地生根,並發展成為一整套治國理政的行動方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習近平在接受俄羅斯媒體專訪時表示,他本人的執政理念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體現了中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體現了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方法。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堅持問題導向,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這已經成為黨中央推動改革發展事業的基本方法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政策。在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黨中央都用“以人民為中心”統領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在實施“十三五”規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網信事業、城市工作、食品安全、人權事業等工作領域,習近平都強調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目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推動改革發展的目的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增長固然重要,但其目的在於增進人民福祉,就是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評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在工作效果上堅持人民評判。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更是衡量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根本標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本屆黨中央的一個歷史使命就是帶領中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本屆黨中央的一個時代擔當就是要在全面小康的決勝階段為其賦值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人民的事業,人民的事業由人民創造、由人民共享、由人民評價。

  (作者為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王倩、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