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青年觀·勇做時代風尚引領者①)

人民日報:勉為真君子

樓宇烈
2016年11月30日05: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價值多元時代,多元意味著自由,也容易迷惘,年輕人需要或春風化雨、或當頭棒喝的提攜。盡管有觀點認為人類進入后喻時代,青年掌握著更多話語權,但在一些常識和基本價值方面,人類的傳承仍然是深厚而沛然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從本期開始,周刊將約請在思想文化藝術領域有所建樹的學者,回應青年關切的問題,以期幫助青年解讀時代,投入時代,引領時代風尚,把握好屬於這一代的際遇和機緣,贏得屬於自己的光榮。

  ——編 者 

  

  一百年前,梁啟超先生給清華學子作了題為《君子》的演講,並引用《周易》乾坤兩卦的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清華學子“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

  “君子”是對一個人品格的描述,怎樣做君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主題。先秦典籍中,儒家的四書五經就不用提了,即便是道家、墨家、法家等的經典著作,君子也是一個重要的常用詞。當然,“君子”這個詞的內涵,在歷史上也是有流變的,起初它是社會地位的標志,后來變為人格品格的標志。而促進這個流變發生的關鍵人物就是孔子。孔夫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將原本屬於貴族的文化積極傳遞給平民百姓,培養了很多有重要歷史影響的博雅君子,開啟了中國文化的新紀元。

  對品格的重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在北大課堂上給同學們推薦過一本書《品格的力量》,這是英國學者塞繆爾·斯邁爾斯的作品,這本著作在西方被譽為“文明素養的經典手冊”。作者在書中引用了馬丁·路德的一句名言:“一個國家的繁榮,不在於其國庫的富足,不在於其城池的堅固,也不在於其公共建筑的華麗氣派,而在於其公民的教養,在於人的文明、教化和品格,這才是它實際利害之所在、主要實力之所在、真正威力之所在。”可見西方對品格的重視程度並不亞於我們中國。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立志做君子,這是一種使命與擔當,於古今皆然。怎麼做君子?應當於引領風氣和弘傳文化兩方面有所建樹。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君子的首要責任就是引領風氣。君子的德行是社會風尚的源頭活水。要引領社會風氣,首先就要有足夠的定力,不隨波逐流。中國文化是“反求諸己”的文化,歷來強調“為己之學”,強調做學問的真正目的不在於獲取名利,而在於立身行道,這就需要做得自家主人翁,不為外誘所惑。據羅爾綱先生回憶,其師胡適先生常對他講:“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我看應該再加一句,時髦不能跟!”跟風並不可怕,因為從眾心理是一種普遍的人性,可怕的是沒有君子引領風氣。天下總是要有風氣的,而風氣正還是不正,主要靠君子,曾國藩說過:“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宋代的呂本中也說過:“士大夫喜言風俗不好。風俗是誰做來?身便是風俗,不自去做,如何得是好?”時代呼喚更多獨立不倚、和而不流、剛健有為的君子,躬行踐履,共同推動社會風氣的改善。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君子還有一個重要責任就是弘傳文化。作為正在逐漸展開的生命,我們像樹木一樣,是有“本”有根的存在,所以,不忘本、“報本反始”就應當是貫穿於生命的主線。“禮者,大報本也”,作為禮儀之邦的中華,最重要的精神品質之一就是知其所從來、敬其所從來。那麼,“本”在何處?《荀子》有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原,離開了天地就沒有生命﹔生命又有不同的種類,先祖是每一類的“本”﹔人與其他動物不同,人應該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就要靠國家、師長的教育,“君”就是國家的象征。樹高千尺不忘根,文化滋養了我們,我們就要回報文化,在傳承中弘揚和光大中華文化。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生生不息的中華之“道”正在於一代又一代君子對“本”的不息灌溉。當代青年應有志於此,發傳統之幽微,賦其以現代意識,勇做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的真君子。

  (作者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30日 19 版)

(責編:崔東、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