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紅船觀瀾:領導干部咋就不能“親自”

趙  兵
2016年10月11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前些日子,在地方採訪完某基層領導干部,與其一同乘坐電梯時,站在電梯按鈕旁的領導順手按了樓層,這時,陪同的工作人員脫口而出:“哎呀,讓領導您親自按電梯了。”這位領導回應:“按個電梯,還什麼親自?”

  確實,順手按電梯而已,何來親自一說呢?好在這位領導干部也聽出了“親自”一詞的突兀。然而,現實中一些領導干部卻對此不那麼“敏感”,很受用這“親自”。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洗禮,再到當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淬煉,領導干部的作風得到進一步轉變,但改得徹底與否,從“親自”一詞的使用上,或可窺斑見豹。現在,不少領導干部仍時常將“親自”挂在嘴邊:“親自下去調研”“親自與干部談心”……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甚至還可以看到這樣的表述:“某領導以普通黨員身份親自參與所在黨支部活動”。

  “親自”一詞本身,其實並無太多情感色彩,但用來修飾領導干部某些言行時,便讓人覺得不那麼妥當。究其原因,這種反差乃是群眾的期許與干部的作為之間的差距所致。如交黨費、參與支部活動等,本是一名黨員的基本義務,作為領導干部更應主動帶頭,但有的領導干部將此視為無關緊要的小事,偶爾為之,便成了“親自”。還有的領導干部覺得自己權力在握,高高在上,對下屬和群眾常常是一派“官老爺”架勢,做點分內之事,便覺勞苦功高,“親自”也就成了突出其“貢獻”的習慣性修飾。但是,作為領導干部,不要忘了,黨和人民賦予領導干部權力,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黨的宗旨,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用好這份權力是群眾的期許所向,更是領導干部的責任所在,本末不可倒置。

  倒是黨的老一輩革命家,習慣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論貢獻,他們勞苦功高,但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延安時期,兩則故事令人回味:一天,幾名黨員在大路上散步聊天,發現前面有人低著頭拾糞,他們沒在意,繼續高談闊論,走近一看,不是別人,正是朱德司令,他低著頭拾糞,之后又把糞撒到菜園子裡去﹔同樣,有人在一天傍晚看到林伯渠褲腳高高地挽起,戴著一頂破草帽,背著一捆馬草,沿著延河岸邊往回走,原來,林伯渠剛剛下地干完活,背著一捆馬草正往回走。

  在這些革命前輩心裡,不會有“親自”二字。推而廣之,也正是不搞特殊化,與群眾水乳交融,骨肉相連,我們黨才能從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帶領人民奪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特別是,在革命即將成功之時,針對黨內滋生以功臣自居的驕傲情緒,毛澤東向全黨發出警告,提出了兩個“務必”,並定下“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少拍掌”等六條規定。正是源於類似的清醒認識和優良作風,才能使我們黨始終保有先進性,帶領群眾不斷開創事業發展的新境界。

  今天,形勢越發展、情況越復雜,領導干部更需戒驕戒躁,時時處處以一名合格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多一些勤懇踏實,少一些居功自傲,盡到分內之責,作出應有貢獻,守住為官底線。同樣,領導干部的身邊人,不妨少一些類似“親自”的恭維,多一分真摯的提醒,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証明自己,也避免讓領導干部在甜言蜜語中迷失自我。


  《 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11日 17 版)

(責編:崔東、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