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快評:更名前,掂掂性價比

管璇悅
2016年08月03日07: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給改地名算賬,乍一聽隻和錢有關。重新刻章、換牌匾、換身份証……從表面看,支出和收益成了具體的數字,地名仿佛也被量化了。其實,算賬的實質是討論改地名的性價比。

  關於收益,是對更名后的知名度、經濟收入等方面提升的預期,而在成本端,要考慮的除了行政支出等看得見的成本,還有一些看不見的成本:給當地群眾帶來的不便利、地名背后的文化意涵等等。

  不便利很好理解:日常生活中要改稱呼、換証件,當地公司對外推廣業務也得重費口舌……文化意蘊和成本又有什麼關系?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許多地名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人文典故,成為地方無形的資產,也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與時光長河中的某個節點有了聯系。跟風改掉老地名,無異於拋棄了這筆資產,因此,這也該計入成本、算入賬中。如果更名后,不僅群眾不買賬,還丟失了一方鄉愁,成本開支大增,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衡量一個地名該不該改,先得仔細掂一掂性價比。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03日 23 版)

(責編:曹昆、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