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環球走筆:茶道與商道

阿  羅
2016年07月05日09: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京都的初夏。天氣微熱,走在深而幽靜的巷子裡,與同行的朋友一起叩訪百年茶店——有斐齋弘道館,體味何為“一生一度”的茶會。

  這是一座素朴的日式老宅。木質大門的裂縫,是時光雕刻的印跡﹔竹筒砌成的院牆,別有一種閑寂的美態。石塊鋪就的甬道,沙礫中的樹木,還有隨處可見的蒼苔,都讓人恍惚生出一種時光穿越的感覺。

  榻榻米茶室,是一個充滿了光與影流動的空間,有些幽暗,仿佛聞得到歲月的氣息。從茶師太田達的口中我們得知,為了准備這次茶會,他們花了5個小時的時間洒掃庭院,重新擺放了庭院裡的石頭,更換了茶室裡的字畫,茶點也是根據當天的天氣特別制作的,顏色是那種溫潤的綠,透著一絲絲的清涼……這樣靜雅的所在,如此精心的准備,因於日本茶道對“一期一會”的推崇——主客之間,縱然日后還會參加許多主題的茶會,但此情此景此意,所遇所聞所感,今生永不復重來。

  日本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曾在他所著的《茶湯一會集》中這樣描述:“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日本茶人的這種心態,似乎至今也沒有改變過。為了這“一生一度”的體驗,弘道館的每一次茶會,都像一場交織著光影花畫的即興演出,讓你的味蕾沉醉在茶道的藝術中。

  茶師太田達的另一個身份是京都老鬆家和果子的第四代傳人。在日本茶道中,茶果子之於茶事,個人認為,除有和胃之效,更有錦上添花的妙用。造型各異的精致茶點,頓時讓茶道有了如花的感覺。老鬆家的果子在京都是出了名的好,特別是夏柑糖,堪稱藝術品。因為這樣的身世背景,太田達先生的茶會比日本傳統的茶會多了一點與眾不同之處,除了茶道中“和敬清寂”這四規之外,還有一種商業精神浸透在裡面。對於這種商業精神的通俗解釋,就是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為客人提供極致的服務,讓客人獲得永生難忘的體驗。在太田先生看來,茶道商道,同為一道。

  往細裡說,當然是茶有茶道,商有商道,但二者實為相通的。

  茶道中的敬,是為主客之間互敬,因此才有了儀式感,才有了終生難忘的體驗。茶得了道,升華為藝術,走向了世界。遙遠的德國法國,也有來自亞洲的一抹茶香飄過﹔西方國家政要、球星影星,能有幾人不識茶道之美?商道同樣講究和與敬,是為“敬天愛人”,和氣生財。在世界上,一個企業如果時時懷著一顆敬畏的心去做產品、做服務,焉有不虜獲人心之理?

  雖說日本弘道館這釅釅的綠色抹茶未必合每一個人的口味,但這般體驗帶來的啟迪,怕是難以抹去的。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05日 21 版)

(責編:王倩、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