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極簡人類史》:人類歷史為何要從宇宙大爆炸講起

袁子奇
2016年06月07日09: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極簡人類史》的作者大衛·克裡斯蒂安曾這樣形象地描述人類在宇宙歷史中的位置:假如將整個130億年的宇宙演化史簡化為13年的話,那麼人類的出現大約是在3天前。最早的農業文明發生在5分鐘前,工業革命的發生不過6秒鐘以前,而世界人口達到60億、第二次世界大戰、阿波羅登月都隻不過是最后一秒發生的事情。

這本書雖然名為“人類史”,卻從遙遠的宇宙開端說起。這一定會讓很多讀者對這種歷史框架產生疑問,認為它過於宏大了——而且似乎是為了宏大而宏大。人類歷史在宇宙進程中隻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那麼“人類史”為什麼從大爆炸開始呢?

為了回答這個疑問,我們不妨暫時把《極簡人類史》顛倒過來,先看“最后一秒”。

“人類世”是2000年后地理學界新近提出的概念。這一概念認為:自20世紀以來,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的地質時期——人類世。這個時期的主要特征是,地球上一個單一的生物物種——現代智人——活動,開始對地球的生態、地貌、大氣、水面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從時間上看,人類世對應的時間就是宇宙“13年歷史”的“最后一秒”。

正是在這“一秒鐘”,人類擁有了可以影響一顆行星的能力,把自己和宇宙的大尺度聯通了起來。而整部《極簡人類史》表達了這樣一種觀照:在這“最后一秒”中發生的事情使得人類可以用全新的視角看待自身,看待自己所處的星球,看待“這一秒”之前的“十三年”發生的一切。因此,《極簡人類史》中從大爆炸到21世紀的所有講述,可以用來解答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造就了人類改變地球環境的能力?

這就需要從宇宙大爆炸講起。因為人類文明所仰賴的一切物質、能量,需要追溯到宇宙形成之初。所謂的文明,說白了,就是人類支配這些物質與能量的能力。如果把《極簡人類史》的講述畫成一張圖表,就能發現克裡斯蒂安的“大歷史”無非說了關於人類的這幾件事:物質基礎、地球地理條件、人類生產方式沿革。

其中,人類生產方式沿革是《極簡人類史》的重頭戲。作者把這一過程分為了三個階段,即採集狩獵時期、農耕時代,以及工業革命后的近現代。縱觀三個時代,人類人口規模越來越大,組織越來越密集,生產方式(如狩獵、農業種植、工業生產)、組織形式(如部落、村庄、城市、國家)和文化形式都展現出越來越復雜的總體趨勢。

不難看出,天體物理學描述過的“宇宙演化”、生物學描述過的“生物演化”、人類學描述過的“人類進化”、歷史學描述過的“社會發展”,在《極簡人類史》中合成了同一個過程。

這種綜合,不是為了滿足學者的崇高美感或“知識整理癖”。上述的大手筆歷史,可以令人重新思索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思索人類文明的終極意義。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人類站在無垠的宇宙和自己有限卻精妙的歷史成就之間,小心地拿捏著自己的驕傲和謙卑、內省與遠見。

不過,我認為《極簡人類史》有一個更加切近的主題:它從最宏觀的尺度定義了人類的責任。它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經過數千、數萬年的發展,已經極大改變了地球的面貌。從人類開始主宰地球以來,生態的變化,不再是簡單的生物學過程﹔人類人口增長、組織復雜化,也不再是簡單的社會學過程。從大歷史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平均壽命一點點增長,生產效率一步步提高,這種量的積累,直接導致了質的變化:很多生物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物種滅絕,荒野成為農田和城市,大氣溫度上升,等等。地球歷史上發生的諸多事情,其實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

有句話說得好:“力量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到了現代,我們影響地球的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但可惜的是,我們還沒有相應的責任感來匹配我們的超能力。學科的分立、思維的局限讓我們不易看清人類活動的大趨勢,而隻有清醒地認識大趨勢,我們才能保護好自己的文明。所以,《極簡人類史》代表這樣一種意識:我們在地球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產生質的沖擊。既然我們有了影響一顆行星的力量,就有了嚴格律己、維護好這顆行星的責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07日 24 版)

(責編:董曉偉、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