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就當金曲獎是個音樂APP

第27屆台灣金曲獎日前公布了提名獎項,在這個提名名單中,內地歌手李健、小霞(黃綺珊)和蘇運瑩的集體出現,成了有別於往年的最大看點。以前內地歌手在同一屆金曲獎上,往往都是孤軍奮戰,像這種集體大規模作戰的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內地歌手在金曲獎的井噴,絕非是意外或偶像現象,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預謀”。其實,除了李健、小霞和蘇運瑩之外,崔健、韓紅和曹方今年同樣都瞄准了金曲獎。為此,他們還量身定造了專輯的發行計劃,讓自己的專輯通過索尼、華納和海蝶這些渠道,在台灣地區進行首發,以符合金曲獎報名規則。隻不過,最后因為各種原因,這三位歌手並沒有能如願入圍提名。
內地歌手之所以如此熱衷金曲獎,一個當然是因為前年李榮浩的金曲獎效應,這種獎項讓歌手鍍金的影響力,因為李榮浩成功例子的發酵,也成了一種商業操作模板。另一方面,內地歌手扎堆金曲獎,說到底還是因為內地本身缺少具有誠信力的音樂頒獎禮,而對於很多音樂人來講,打心底還是希望能有真正權威的獎項對自己的肯定。
當然,對於立足台灣地區的音樂獎,台灣本土,以及完全在台灣發展的東南亞歌手,依然還是金曲獎的主角。“蘇打綠”就以八項提名領跑本屆金曲獎,而張惠妹和蔡健雅則以六項提名緊隨其后,根據金曲獎歷年的傳統,最后的大贏家肯定逃不出這三組藝人中的一個。
作為都曾經三度封后的蔡健雅和張惠妹,誰能四度加冕,也成為今年金曲獎最大的看點。與張惠妹和蔡健雅相比,蘇運瑩、彭佳慧、小霞及許哲佩,影響力則明顯小一兩圈,但今年金曲獎“最佳普通話女歌獎”這個獎,同時擁有三大唱作人和三大唱將比拼,也確實是斤兩十足。
“最佳普通話男歌手”相比“最佳普通話女歌手”則缺少一些看點,主要是因為除了林俊杰這位金曲歌王之外,其他四位提名者,都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主流歌手。李健和新人柯智棠都是民謠音樂人,matzka則是雷鬼搖滾唱作人,而黃明志更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說唱歌手。這個走向也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在這個已經沒有絕對巨星的時代,傳統的大主流曲風已經“淪喪”,任何風格的歌手,都有可能在金曲獎這樣的舞台封王封后。
今年無疑就是金曲獎的新人大年。除了內地歌迷早已經熟知的創作怪才蘇運瑩之外,謝震廷、熊仔和柯智棠也都是很有競爭力的歌手,而且代表著台灣流行樂未來的走向,更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蘇打綠”或葛仲珊。
《太陽的孩子》《母系社會》《不為誰而作的歌》《下雨的夜晚》和《小幸運》這五首歌,入圍了今年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的提名,這其實也可以當成金曲獎的一個年度縮影。和歷史上的《吻別》《我是一隻小小鳥》《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瀟洒走一回》《千裡之外》這些提名金曲相比,這些歌未必是過去一年傳唱最火的作品,甚至還有一些是不用搜索就不知道出處的歌曲。
所以,今年金曲獎的尷尬,其實依然提前已經注定了,那就是在一個缺少金曲的時代,唯有靠業界良心而取代以前業內總結的功能。從今年金曲獎的提名來看,它對於一些唱作新人的鼓勵,對各種曲風和內地歌手的包容,以及對台灣地區傳統及新生音樂的推廣上來講,確實起到了良性的作用。只是當年作為樂壇風向標的金曲獎,如今在互聯網大潮下的功能,卻也在悄然改變,那就是已經從一個權威的音樂頒獎禮,變成了一個既有歌單也有推薦的音樂平台式APP,是很多歌迷了解音樂的又一個渠道。僅此而已。(愛地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