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因為閱讀而平視世界

——讓我們的人生更開闊⑥

李 斌
2016年04月20日03: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有句電影台詞說:“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世界那麼大,出去走走看看確實是見世面、長閱歷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觀不隻依賴於觀世界,閱讀同樣可以洞察芸芸眾生、大千世界。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窮極一生,我們通過感官感知的生活經驗是有限的,行萬裡路替代不了讀萬卷書。書乃人生成長的精神食糧,片頁之間足以馳騁古今、經天緯地,常讀之可以新知、可以醫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天下。閱讀的意義就在於,不管富甲一方還是一貧如洗,不管位居高位還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滿還是窮困潦倒,都能在書籍的世界裡擺脫世俗庸常、凝望永恆哲理,找到人生的意義。

  有怎樣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樣的遠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納多大的世界。古人總結,“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書籍,正是腳下的高山、耳邊的疾風,幫助我們看到更遙遠的風景。閱讀是與意義緊密相連的,它讓我們知曉,生活不只是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也不隻有面包,還有玫瑰和咖啡。閱讀又是與現實密不可分的,它教會我們審視自身、迎接挑戰、辨別善惡,繼而讀懂生活的真諦、探得生命的意趣。

  閱讀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不讀書,接觸到的世界就和紙一樣單薄﹔多讀書,學識、閱歷乃至生命體驗會隨著頁碼的遞增而不斷累積。“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時間的改變可能是靜悄悄的,但閱讀對氣質的塑造終究會顯露出來。正是在日復一日的博覽群書中,我們感受到“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體悟出“不遷怒,不貳過”的修身奧秘,即便處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時,也能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閱讀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也是為了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讀《資治通鑒》,可以獲得王朝更替的歷史教益﹔讀《紅樓夢》,可以洞曉世家望族的興衰榮辱﹔讀《平凡的世界》,可以從苦難的生活中發現人性的溫暖、奮斗的價值﹔讀《罪與罰》,可以跟隨底層人物體味人格的矛盾與復雜。書籍傳遞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有認識這個世界的邏輯、方法和哲理,幫助我們於升平氣象中看到隱患風險,於問題荊棘中看到出路希望,從歷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來,從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閱讀是一種超越世俗的力量,讓我們在自我省視中學會謙卑和從容,在平視靜觀中同這個世界和解。有人推理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閱讀的最高境界,正是練就“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今天我們提倡多讀書、讀好書,不是為了滿足“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功利心和虛榮感,而是為了實現內在的淡定從容,贏得開闊的人生境地,達致自我與外界的調和容納。

  不讀書猶如自我放棄,非讀書不足以實現精神的富足。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20日 04 版)

(責編:王政淇、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