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記者手記:開放與坦誠

本報記者 柴逸扉
2016年03月11日09: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作為上會記者,我一直奔跑在一線,採訪代表委員們。我注意到一些變化,近年來,兩會期間的開放日活動、新聞發布會安排場次日漸增多,記者的提問機會從提前報名到更多隨機安排,而代表委員們也從被動地回應記者變為主動邀請記者,從不太願意回答問題變為主動發表意見。

  “您對黑龍江省GDP增速全國倒數第三和‘天價魚’事件怎麼看?”“山西經濟下行和反腐敗有關系嗎?”“海南的欺客宰客現象治理得怎麼樣了?”“‘天價蝦’對青島帶來了哪些影響?青島吸取了哪些教訓?如何看待媒體監督?”……我發現,在新聞發布會的記者提問中,許多熱點話題均被同行們提及。在過去,許多代表委員面對這樣尖銳的問題往往避而不談,甚至不願意出席發布會。而這一次我感受到了一種變化:代表委員們對難題不再閃躲,而表現出真誠坦率的姿態,亮態度、講故事、談措施,不回避問題,開誠布公。

  幾天活動下來,我發現與代表委員們的小組發言、個別採訪相比,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新聞發布會、部長通道的採訪以及各省區市代表團開放日活動更加引人注目。因為在這裡,許多民眾最關切、最希望知道的問題將得到回應,官方態度將得到充分表達。

  例如,黑龍江省長回應“天價魚”事件時說,此事絕非偶然,黑龍江省有必要從中吸取教訓﹔發改委主任回應大家對就業矛盾的隱憂時稱,中國絕對不會再出現第二次下崗潮﹔海關總署署長回應LV價格為何國內比國外貴時稱,除了關稅也有這些品牌的區域價格策略﹔農業部長回應國人搶購外國奶粉時稱,這是中國奶企恥辱……這類提問確實尖銳,在過去可能是很多官員唯恐避之不及的﹔但如今,他們坦率表態,則讓人感到正視問題、努力解決的真心與誠意。這是一種可喜的改變。而這種改變,正是中國政治生態不斷改善、民主法治不斷取得進步的縮影。

  透過我們記者的筆端,表達代表委員們的坦率從容,傳遞他們的開放與坦誠,讓全世界看到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這既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榮耀。

(責編:王倩、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