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羊城晚報:重視鄉村教師 點亮鄉村希望

閱盡
2016年03月10日16:20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重視鄉村教師 點亮鄉村希望

鄉村教師問題引起全國兩會的關注。據昨日羊城晚報報道,在今年兩會政協記者會上,全國政協教科文衛委副主任李衛紅提出,對鄉村教師在支持力度上要採取超常規的辦法,給予更大的傾斜政策。

這些年,有關鄉村教師艱難“留守鄉村”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所披露的細節常令人唏噓落淚。如不久前曝出的山西省陵川縣代課教師宋玉蘭任教40年,教出千余名山村學生,但她月薪僅150元,事件曝光后才升至900元。又如湖南一位鄉村教師是村裡收入最低的人,為貼補家用,他“白天上課,晚上搬磚”。類似報道每每激起輿論的強烈反響。

我國鄉村教師有330萬之眾,是非常龐大的群體。這可能還不包括許多無編制的代課教師等。他們分布在廣闊的山村鄉野,有的是語、數、音、體、美等“全能教師”,有的則是教師、廚師、保姆等“一肩挑”,有的還要翻山越嶺接送學生……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這些鄉村教師仿佛“不滅的蠟燭”,照亮著窮鄉僻壤泥濘的小路,引導一批批學生走出農村、走向城市,而他們自己則年復一年與清貧和操勞為伴,固守著三尺講台。他們用辛勤勞作夯筑著農村教育的根基,但其薪資待遇等諸多問題卻常被忽視,以至本應受人尊重的“鄉賢”許多都在生活底層艱難生存。

基於此,國辦去年印發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中央財政還拿出22.8億元獎助扶持鄉村教師,令94萬人受益。客觀地說,這些年鄉村教師的待遇在逐步提高。但由於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差異巨大,鄉村教師問題呈現出異常復雜一面。譬如受地方財政和編制所限,許多鄉村教師是“編外人員”,無法享受正規教師待遇﹔又如缺少進修培訓機會,嚴重制約鄉村教師的業務水平。而由於工作艱辛和待遇低下等原因,不少地方鄉村教師奇缺、無人接班。這些都制約著鄉村教育,使其成為整個教育的“短板”。

顯然,在追求效率、強調績效考核的今天,若按城市或城鎮的標准衡量鄉村教育和教師,很多事就會走入“死胡同”,變得“不劃算”。如一所小學僅十幾位學生,且分布方圓幾十裡﹔一個老師隻教三五學生,且分為不同年級等。在現有的制度面前,鄉村教育的編制、資金投入等諸多問題就會遭遇不合規甚至不合理的尷尬。

但是,鄉村教育是千百萬農村孩子的出路和希望所在。而能否補齊鄉村教育的“短板”,關鍵取決於鄉村教師。因此,對於鄉村教師,不僅要在社會地位、薪資待遇等方面予以重視,更應在編制、投入等方面有打破常規的思路,甚至可考慮將一些特殊地區的鄉村教師納入專項“國家計劃”,特崗特助,展現出政府的責任擔當。

人們常贊美“最美鄉村教師”的堅守,但僅憑堅守難以撐起鄉村教育的藍天。鄉村教育要上檔次,縮小與城鎮的差距,並進而提升全社會教育的水平,還需靠幾百萬鄉村教師充分煥發潛能、展現活力。

 

(責編:顏子昂(實習生)、文鬆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