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鐘聲:攪渾南海的企圖不會得逞

中國一直在為南海和平穩定做出各種努力,中國有信心、有定力也完全有能力與東盟國家一道,確保南海的和平發展大局
兩會期間,一些國外媒體的目光還是圍繞著南海問題轉。有的人帶著慣有的偏見,拿中國主權范圍內的正常舉動說事,同時不遺余力地炒作一場走了調、變了味的所謂仲裁。中方的回應有理有據:“中國不是在南沙最早部署武器的國家,也不是部署武器最多的國家,更不是軍事活動最頻繁的國家,‘軍事化’的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有更合適的國家可以戴。”
事情的是非曲直其實並不復雜。中國根據國際法賦予的權利在自己的島礁上建設了一些必要的防御措施。除此之外,中國建設更多的是民用設施,是為了向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南海航行自由非但不會因中方舉動受到影響,反而會得到更好維護。至於菲律賓發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中國早已嚴格根據國際法相關規定作出排除強制性仲裁的政府聲明。菲方繼續不合法、不守信、不講理的言行,除了進一步暴露鬧劇的幕后指使和政治圖謀,不會改變大多數人對事情本身的公道看法。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不是中國的,一分不要,該是中國的,寸土必保。對於這一點,任何人都不應心存僥幸。與此同時,中國願意同有關國家通過直接商談和平解決爭議,並同南海沿岸國一起努力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方的思路體現了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智慧。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不久前就對媒體指出:“我們不相信戰爭,我們認為還是通過談判找到和平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比較好。”
一段時期以來,美國一些人在各種場合大談所謂中國“軍事化”南海,試圖渲染一個不斷對外擴張的中國,並以此為借口屢屢派出先進艦機,企圖攪動原本穩定的局面,並為鬧事者撐腰。《紐約時報》9日直白地寫道:“當‘約翰·C·斯坦尼斯’號航空母艦及4艘其他美國軍艦上周駛入南海進行所謂的例行演習時,該行動發出的信息是明確的:美國是這個地區的主要軍事力量,並打算保持其主導地位。”
然而,沒有根據的“敘事”必定有破綻。就連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刊登的一篇文章也認為美軍方的邏輯太過牽強:“中國的領土主張自1949年以來幾乎未有改變。中國提出的主權要求的范圍和特點不足為奇,而且大體上與其他國家的做法相一致。當前的領海爭端出現在中國國力和海軍實力增強之前,任何認為中國因為覺得自身變得更加強大而擴大領海主張的設想均沒有事實依據。”
南海問題並不是中美之間的問題,美國一些人在南海問題上頻頻挑事兒,根源上還是因為他們對中國抱有戰略疑慮,總是擔心中國有一天會取代美國。有學者指出,南海問題不是美國加強與中國競爭的起因,而是結果,“美國只是在用‘狼來了’的策略嚇唬東南亞國家,以使這些國家投入到美國的政治及軍事懷抱中”。顯然,基於這樣的盤算,是無法看出完整的“利害清單”,也感受不到地區國家心願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曾強調,地區國家希望避免不得不選擇支持或反對一個大國的事情發生,與承載著意識形態負擔的冷戰不同,這裡關系到的不是一場零和游戲。
中國一直在為南海和平穩定做出各種努力,中國有信心、有定力也完全有能力與東盟國家一道,確保南海的和平發展大局。如果有人執意想把南海攪渾,把亞洲搞亂,中國不會答應,本地區絕大多數國家也不會允許。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10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