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南方日報:“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不可動搖

2016年03月08日09:00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不可動搖

  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當前兩岸關系發展重要講話,強調“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情真意切、內涵豐富,既明確了對台大政方針的原則底線,又表達了全體中華兒女反分裂的堅定意志,同時也指明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道路方向。

  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擺脫緊張動蕩、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同胞往來更加密切,台海呈現安定祥和局面。去年1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和台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更是在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會面,開創了兩岸領導人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可以說,兩岸關系正處於1949年以來最好的時期。之所以能達到現在的高度,關鍵就在於兩岸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這個共同政治基礎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二是認同“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即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是國與國的關系,也不是“一中一台”。堅持“九二共識”不僅要承認歷史事實,更要認同核心意涵。唯有如此,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才是堅實的,否則就會淪為空架子。

  “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回顧兩岸關系發展歷程,正是因為有了“九二共識”,才能在1993年實現“汪辜會談”﹔因為有了“九二共識”,國共兩黨領導人才能在2005年4月實現歷史性握手﹔因為有了“九二共識”,雙方才能在2008年6月恢復兩會制度性協商﹔因為有了“九二共識”,兩岸領導人2015年11月才能坐在一起、面對面交換意見。事實証明,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反之,如果這個共同政治基礎被破壞,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共同福祉就會受到損害,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對台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堅持“九二共識”,是一條有利於兩岸同胞團結奮斗、實現互利雙贏的正確道路,也是大陸同台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台灣無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麼,隻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已經釋放出強烈的政治信號,隻要堅持“九二共識”,兩岸之間什麼問題都可以談,什麼困難都可以設法克服,但對任何否認“九二共識”這個共同政治基礎、分裂國家的行為,兩岸同胞絕不會答應。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堅定意志,“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態度始終如一,我們的立場從未改變,我們的意志堅如磐石”。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當前,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是“台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要和平不要沖突、要交流不要隔絕、要協商合作不要零和對抗,已成為兩岸主流民意。而“台獨”煽動兩岸同胞敵意和對立,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台海和平穩定,阻撓兩岸關系發展,隻會給兩岸同胞帶來深重禍害。“泱泱民意不可欺,浩蕩時勢不可逆。”未來兩岸關系之路如何走,是繼續堅持“九二共識”,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行穩致遠,還是回避、模糊、否定“九二共識”,拒不放棄形式各異、本質相同的“台獨”主張,讓兩岸關系重回緊張動蕩局面,攸關中華民族和國家未來,攸關億萬民眾福祉。兩岸同胞要高度警惕並共同反對任何“台獨”分裂和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行為。同時奉勸台灣當局新當選領導人及民進黨,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台灣人民負責的態度,作出符合時代潮流的正確抉擇。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干。隻要牢牢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不動搖,兩岸一定能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深化和平發展,共同攜手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責編:董曉偉、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