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習主席提“四好伙伴”為中東之行定下基調

國家主席習近平首訪中東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熱點。習主席行前在沙特《利雅得報》發表題為《做共同發展的好伙伴》的署名文章,提出中沙兩國要攜手做“四好伙伴”,為此次中東之行定下了基調。
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習主席此訪是今年中國的第一場重大外交活動。縱觀習主席的外交旅程,此次中東之行是實現外交全覆蓋的最后一環,各方對此廣泛期待。沙特是20國集團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在阿拉伯和伊斯蘭世界具有重要影響。沙特被定為習主席此行的第一站,亦是習主席訪問的第一個阿拉伯國家,意義重大,涵義深遠。
“帶著中國人民對沙特人民的情誼和對發展中沙友好關系的期盼,(我)再次踏上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習主席的文章熱情洋溢,向世界發出中國願深化與沙特、與中東地區關系的強烈信號。在地區局勢持續動蕩的情況下,習主席此次外交行動,贏得中東地區和世界輿論的廣泛點贊。Arab News評論說,習近平此行將“大力提升中沙關系”。
回望過去,習主席回顧了鄭和下西洋訪沙特,回顧了1990年中沙建交后兩國關系取得的跨越式發展,用了“精彩紛呈”一詞。當下,沙特連續多年是中國在西亞北非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和全球第一大原油供應國,沙特還是中國重要海外工程承包市場。中國也是沙特最重要的原油出口市場和第二大貿易伙伴。對此,習主席的署名文章有讓人過目難忘的闡述:“中國每進口6桶原油就有1桶來自沙特,沙特出口每收入7裡亞爾就有1裡亞爾來自中國。”
展望前路,習主席提出拓展中沙關系的“三大原則”:互尊互信、平等相待是中沙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牢固基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是中沙關系長期造福兩國人民的強大動力﹔坦誠相見、民心相親是中沙友誼歷久彌新的不竭源泉。
如何進一步提高雙邊關系水平,習主席提出“四好伙伴”:中沙要做“相互支持、真誠互信的戰略伙伴”、“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互惠伙伴”、“同舟共濟、攜手同行的合作伙伴”、“往來密切、交流互鑒的友好伙伴。”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中國夢與沙特的發展夢交匯共鳴,“一帶一路”在中東日益深入人心的歷史時刻,從“三大原則”到“四大伙伴”,習主席為推動中沙兩國互利合作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跨越規劃了路徑,體現了非比尋常的戰略視野。(國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