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人民热评

人民热评:医学论文不能沦为装点门面的样子货

赵志疆
2025年05月06日17:45 |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小字号

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引发广泛议论。该论文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该论文作者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霍某某,于2017年6月发表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5月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称,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医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此次事件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媒体记者在知网查询发现,多篇妇产科领域的论文中出现“男女不分”的情况,在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提到有男性患者。他们患的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产后出血等。

从媒体记者的调查结果来看,“男女不分”的妇科论文出现在多家医疗期刊内,其中不乏一些核心期刊。从发文时间来看,刊发时间最早的论文已经过去了11年。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此次事件,那些尘封已久的荒诞论文也许再不会有人发现,而当年欺世盗名的当事人也早已完成了身份跃迁。这样的状况令人不寒而栗、细思极恐——在那些严肃的专业论文里,到底还隐藏着多少外人难以察觉的荒诞叙事?

妇产科领域论文出现男性患者病例,其中的荒谬无需赘言。如此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竟然能出现在权威医学期刊上,不得不让人对论文的写作和发表流程产生质疑:论文作者是否知道自己在写什么?期刊的编辑审核者是否知道论文写的是什么?层层把关却层层失守,这到底是为什么?如果说一家医学期刊出现纰漏,尚且可以归咎为小概率事件,当多家不同医学期刊出现同样荒诞的问题,是否对应着一种普遍的行业潜规则?

不得不说的是,庞大的论文市场需求,使各类期刊奇货可居。围绕着刊发论文已形成完整的灰色产业链,从论文枪手到版面掮客一应俱全,严肃的期刊审核机制,也不免在利益侵蚀中土崩瓦解。

此外,错漏百出的医学论文长期未被人察觉,这足以说明,那些高高在上的学术论文,其实并没有获得多少关注。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除了那些“一眼假”的错误之外,医学论文的整体质量到底怎么样?在严厉打击学术不端和科研造假的同时,也有必要铲除买卖论文的灰色产业链,净化学术风气、维护公众利益——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求真务实,无论如何,医学论文都不能沦为装点门面的样子货。

(责编:徐玉涵、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