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统筹赋能减负提质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许 丹
2025年04月16日06: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很多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成为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持续破除阻碍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弊端。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通过做优加法、做好减法、做强乘法,协同推进减负、赋能、提质,不断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益经验。

  做优加法为基层治理赋能。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能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治理力量、治理资源、治理手段。乡镇(街道)、居(村)民委员会等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力量。必须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激发各类基层治理主体的治理活力,以“兴组织”汇聚治理力量。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对赋能基层治理至关重要,群众对政务服务越满意,基层治理就越容易推进。要以保证政务服务质量为导向,因地制宜制定乡镇(街道)等基层治理主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通过赋权确责明确基层治理事项、规范政务服务流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引擎。要激活人力资源,运用在职培训、遴选等多种方式充实基层治理队伍、培养基层治理人才,同时强化对基层治理人才的激励关怀,帮助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做好减法为基层治理减负。文山会海、多头下压的任务分配、过频过繁的督查检查考核等,分散了基层干部精力,削弱了基层治理效能。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基层轻装前行,才能使基层放开手脚,更好为群众服务。必须以减数量为突破口,在会议次数、表格内容、文件报送等方面做好减法,立足实际、注重实效,有效减轻基层干部工作负担。比如,采取整合套开、视频召开等方式,避免重复开会,解决会议过多问题;整理归并多头报送的表册,压减信息填报工作量;等等。当前,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得到推广应用,有效赋能基层治理。但也应看到,一些地方出现了以“数字留痕”代替“工作落实”,以“数字政绩”代替“满足人民需求”等数字形式主义问题。必须以减负为着力点,纠正简单以上传工作场景图片或视频作为工作落实依据等考核方式,清理合并重复性的政务应用、网站、公众号等数字平台,让基层干部手机“轻”起来、负担减下去,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做强乘法为基层治理提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需要加强基层治理与党风廉政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等其他政策措施的协同配合,不断增强政策组合的叠加效应,让基层治理更有质量。比如,把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基层治理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在树立良好群众工作作风、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推动基层治理显著增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基层治理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又如,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用好用活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有效引导资源、管理、服务向基层下沉,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确保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放大。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6日 13 版)

(责编:卫嘉、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