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保护“野长城”亟须斩断野蛮旅游产业链

车横

2020年08月20日08:2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一段早在2013年3月就被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禁止攀登警示的古长城,如今却被“开发”成了热门的野游景点;当地村民当起了长城的门票收费员;本是长城脚下的志愿者,却收取引路费,当起了导游……野蛮旅游正在对黄花城长城造成不小伤害。(8月19日《半月谈》)

一边是“保护长城,人人有责。未开放长城,禁止攀登”的醒目警示牌,一边是“只要给钱,想干嘛就干嘛,没人管”的残酷现实,这样的场面大煞风景,满满都是违和感。因风化侵蚀和年久失修,古长城本已十分脆弱,再遭遇野蛮旅游,处境更令人担忧。

野蛮旅游对古长城的伤害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显性”的,游客乱涂乱画、乱扔垃圾、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对古长城构成了直接伤害,一旁有“金汤池”之美誉的黄花城水库也被严重污染;二是“隐性”的,野蛮旅游背后折射出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不被尊重、不被善待的深层问题。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除了村民暗开栈道违规收费,一些负责长城环保的公益志愿者和长城保护工作人员也做起了“监守自盗”的生意。一些旅行社也盯上了这块“肥肉”,据称现在来古长城的旅行团特别多,因古长城旅游火热,周边的农家乐、民宿、钓鱼、停车等生意兴隆,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

“野长城”管理并非没有负责部门,只是在诸多环节上存在漏洞,有的甚至流于形式。今天立个警示牌,明天没收几个梯子,或者走马观花巡查一下,根本管不住那些善于“打游击”的村民和“不务正业”的伪志愿者。

从媒体调查看,野蛮旅游伤害“野长城”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有村民已在此经营了十多年。给人的感觉是,一些管理部门和当地村民、志愿者形成一种“默契”——你管你的,我干我的,风头紧的时候躲一躲,风头一过一切照旧。这样的监管像是“假监管”。

保护“野长城”需要动真格,斩断野蛮旅游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责编:尹深、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