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当前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加大保障力度十分紧要。”他强调:“在国内外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当下,必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只有兜牢基本底线,才能安稳社会民心。”这次会议作出决定,将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和就业援助范围。确保城镇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和农民工临时生活补助发放。抓紧研究失业保障提标扩围政策。会议还决定,增加的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按比例补助和在失业保险基金列支。(新华网3月31日)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遍及全国。对于疫情严重地区的民众而言,长达两个月的居家自我隔离,使一些家庭陷入了经济困难,由于无法复产复工,有的已经陷入“断炊”之忧。在这种时刻,政府及时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显得十分重要。
在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抗击疫情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刻,对受疫情影响而陷入困难的群体作出政策扶持,帮助他们顺利渡过目前的生活难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政府手里握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重要工具,由中央财政对因疫情而产生的困难群体进行补助,就是一种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相比政府在为推动复工复市和重建经济秩序而部署的各项工作中,这项支出并不是一个大额数字,但其发挥的边际效应却远超支出,影响深远。
如果说整个社会是由一个庞大的、由无数板块组建的系统,那么困难群体就是其中的“基本底线”,如果这个“底线”出现松动,整个社会系统就全处于危险之中,社会经济的运行也就不能顺畅。因此,财政资金的运筹必须优先考虑社会保障,形象地说就是“兜牢基本底线”,这也是近年我国政府花大力气推进精准脱贫工程的要义所在。而当现在因疫情的发生而凸显出新的困难群体的时候,财政政策及时将他们纳入必须“兜牢”的“基本底线”,不仅能够真切地保障到这部分人,而且能够推动整个社会早日走出疫情造成的困境,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
财政政策要“兜牢基本底线”,当然不仅局限于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还包括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支持。对于困难群体来说,直接向他们发放财政补贴是重要的,但通过政策施力保障他们的就业,使他们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更重要,而在这方面,遍布于城乡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同样是维系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底线”。但是,它们在整个经济链条中竞争力通常比较弱,经不起意外的折腾,因此在它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同样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之手来“兜牢”这个“基本底线”。
在这场疫情中,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出现的困难最大,特别是疫情在国际上扩散以后,很多企业由于失去订单而导致复工困难,甚至开始出现复工后再关停的情况。对此,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扩内需、助复产、保就业,帮助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特殊难关,保障基本民生。这些政策都是“兜牢基本底线”的务实之举,而它们能够产生的边际效应同样是丰富的。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到位,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一定能够逐渐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