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与信任不可辜负

吴月

2020年02月26日19:19  
 

疫情期间,你捐的东西,都到哪儿了?

打开湖北黄冈市英山县政府网站,在公示公告栏目里,可以看到大家捐赠的物品及去向。在微博热搜话题#连鸡蛋都有清晰记录的捐赠明细#中,许多网友说,可以给当地工作打满分,建议各地来“抄作业”。

“白饭如霜、风息神泪、匪我思存、张思明四位女士”捐了320片女性生理期用品,接受单位为县中医院;有人捐了“瓜子、葡萄干、水果糖等零食4种”,接受单位是村委会;4位新疆群众捐了馕饼等,接受单位是派出所;眼镜店捐了400个普通防护镜,去向为交警134个、公路局133个、环卫工人133个……5元、2元、1.66元等小额捐款也被列入,使用情况中,连“拨付应急局购买N95口罩,未购买成功,款已退回”也有记录。

有些捐赠物品特别接地气,乍一看让人会心一笑,其实这些都体现着人们的心意。

那么,人民托付的心意,如何回应?

要公开透明,用信息公开回应人民的信任。“公益慈善捐赠财物属于善财善物,一分钱一件物品都应当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说,法律规定,受赠人应将接受捐赠财物的情况以及受赠财物的使用、管理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真实、完整、及时公开信息。

人们选择捐赠,实际上就是选择了对捐赠渠道的信任。而更公开的信息,才对得起这份信任,并收获更多的信任——公信力,就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如果信息不公开,或者公开得不规范,就有可能导致流言的产生、信任的消解。

现在,面对一些公益项目,很多人除了看内容,还会注意收款机构、执行机构。如果发现是自己不信任的机构,有人就不愿意捐了。公开透明的信息,不仅是对捐赠者们善心的回应,也是提高公信力的要求。

我国慈善法规定,国家鼓励公众、媒体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相关组织和部门要勇于接受监督,用真诚态度回应人民的关切。信息发布只是工作的一步,发布后还要经得起审视、回应好关切。

公开的目的,不只是给捐赠者一个交代,而是为了更好地让捐赠的财物发挥作用。钱用来买啥了?物资是不是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表格列了,实际情况是不是跟公示的一样?接受单位后续怎么分发的?这些问题不光捐赠者关注,社会公众也比较关心,要积极做好后续工作,并认真听取和积极回应大家的意见。

捐赠工作做得到底如何,捐赠者、受赠者最有发言权。翻看微博热搜,一些当地百姓也在点赞。有人说,物资拿到了,“得感谢一下山东人民,送来的土豆、金针菇很好吃,嘿嘿”,还有人说,“切实感受到了被政府关爱的滋味”。

英山县的做法,应该成为地方政府、慈善组织的分内之事和工作常态。不能像有些地方的某些机构,捐赠信息成为糊涂账,受捐的防控物资怎么分配的、发放给谁了,经不起问、怕公开。信息多、任务重、有困难,都不该成为借口。因为,每一份善心,都应该被善待;每一份关切,都值得被回应;每一份信任,都不应被辜负。

来源:“人民日报政文”微信公众号

(责编:尹深、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