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聚力“落实”,推进三项重大任务

本报评论员

2019年11月11日14:21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聚力“落实”,推进三项重大任务

增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交给上海的三项重大任务。一年来,三项重大任务渐次推进,逐步落实,也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得到了充分肯定。

  但比照长远的战略目标和使命,推进刚刚一年、正在“施工期”的三项重大任务,还只是开了个局。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党中央交付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落实。此刻,“落实”二字,分量尤重。

  中央绘好了“大写意”,接下来要看上海的“工笔画”,这是对三项重大任务的一种形象解读。工笔画,贵在细致,但先要有大布局;细处落笔时,心中也要时刻不忘大格局。落实战略亦是如此。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和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支撑,它们都不是一般的工作事项,其落实的过程,就应当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时刻带有“战略”考量,不流于琐碎和平常。

  新片区不是简单的面积扩大、政策平移,而是力求通过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按照五个重要的目标定位,建成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新时代上海发展的一张新的“王牌”;科创板不只是增设一个板块,更是资本市场重大的制度创新,是贯通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桥梁;“一体化”更不只是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一道简单的加法,而是要通过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制度”探索,推动重大改革举措突破集成,进而拥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能量和气势,成为配置全球资源的亚太门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些对于三项重大任务深层意义的判断,同时也是落实过程中需要始终牢记和对标的标尺。

  三项重大任务,侧重各有不同,共性的一点是,都要着力制度创新。总书记此番对推进三项重大任务落实的具体要求中,明确强调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国家战略落地要多算“全局账”“大账”“长远账”,这就要多从制度创新方面谋改革、求突破,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如此才能牵引出一个个具体项目中的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高起点创新、高标准协同,进而筑就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高地”。而这样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必须紧盯关键环节、核心问题,特别是坚决打破过去体制机制中与市场规律不符、同参与全球治理要求不符的弊端,打破阻碍向上突破的瓶颈和壁垒,为探索“极点”、拉长“长板”提供保障。

  三项重大任务特别交给上海,体现的是中央对上海的深厚期许。上海的落实要不负重托,就应在对标中央要求同时,立足上海优势、体现上海水平、彰显上海特色。“工笔画”,不只是简单“描摹”,起笔落墨之间,同样需要创意和创造,追求“神来之笔”。大方向确定后,在具体的规划对接、项目推行、协同机制构建等方面,要善于用前沿的思路来寻求新的解法,更要通过持续的创新,为改革发展提供“增量”。我们的思路要更活,要让创新创造贯穿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得到一幅真正“高水准”的画卷。

  落实国家战略没有“旁观者”,就落实三项重大任务而言,每个区、每个部门都是“主战场”。重大战略往往事关全局,并有超越限定时空的“溢出效应”,关键就看我们把握得如何。回想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最先受益的其实是浦西;多年之后回头看,这项划时代的国家战略,改变的不只是浦东,更是整个上海。今天绘就“工笔画”的这支“笔”,握在全市各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手里。只要始终置身全局考虑自身工作,主动谋划、主动融入、主动跨前,就一定找得到自身同全局战略的联系点、结合点、切入点,为全景大图添上精彩一笔,也能够从中发现机会,进而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责编:段星宇、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