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

 南方日报评论员

2019年10月30日08:27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

建设万里碧道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广东河湖治理的3.0版。近日,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再次对这项工作作出重点部署。省委书记、省第一总河长李希强调,要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广东靓丽的水生态名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谈到水生态环境治理时特别强调,“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据统计,广东有1.1万条河流,长6.6万公里,河流两侧5公里范围内的农田占全省农田的75%,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活动人群超过8000万人。开展万里碧道规划建设,就是以水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进而推动河湖综合治理、沿线休闲游憩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宜居城乡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这是广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行动,对解决水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问题、确保河湖治理全面见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做好广东水文章。经过多年努力,广东生态环境治理出现了持续好转的喜人局面,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要看到,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效还不稳固,水污染治理任重道远,距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建设万里碧道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只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把握好“三期叠加”的特点和机遇,咬紧牙关,爬坡过坎,才能确保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万里碧道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必须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万里碧道旨在构建“一湾三片、十廊串珠”的广东碧道空间格局,即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建设湾区岭南宜居魅力水网,在粤北、粤东、粤西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片区,建设10条特色廊道,彰显广东美丽诗画河湖特色。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社会的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环境政策等手段,调动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落实相应责任,共同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就要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河长制湖长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目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主要任务是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将河湖“老大难”问题作为自己的责任田,既挂帅又出征,带动各级河长履行巡河、管河、护河、治河职责。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一方面要着力解决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问题,坚决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加快推进“让广东河湖更美”大行动,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和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各级领导小组发挥好牵头抓总的关键作用,各级河长湖长发挥好头雁效应,各级河长办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实化考核办法,建立河长述职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根据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到2020年4月底,完成“1+10”省级碧道试点180公里的任务,初步建立“广东碧道”品牌;到2022年,建成5600公里的万里碧道;到2035年,全省碧道总长度达2.56万公里,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面呈现。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全省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聚焦重点难点,紧盯目标任务,认真对照检查,倒排工期,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万里碧道建设,以实际行动落实好中央及省关于河长制湖长制各项工作部署。

(责编:段星宇、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