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量子波动速读”真有“奇效”吗?

蒋萌

2019年10月17日16:2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量子波动速读”真有“奇效”吗? 

背景:近日,一段孩子们蒙眼快速翻书的视频蹿红网络,据说这叫“量子波动速读”。有关培训机构宣称,只要掌握了量子波动速读方法,就能在10分钟内阅读一本10万字的读物,准确复述80%以上内容,“直接以心灵感应的方式高速获取信息”。记者发现,多地出现此类培训机构,收费在6000元半年到26万元“终身制”不等。

新京报发表叶克飞的观点:很多人嘲笑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父母的智商才是孩子成功路上的最大绊脚石”。也有媒体分析,这些父母之所以交上一笔智商税,是因为心里有个“神童梦”。但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其实无此奢望,所求无非是自家孩子能“跟得上”。作为当下中国孩子的父母乃至长辈,面对赢在起跑线的教育军备竞赛,每个人都在交智商税,无非多少之分。很多父母都说最怕开家长会,因为每次一开家长会,就会发现其他孩子又学这个又学那个,自家孩子明显落后。在这种焦虑氛围下,大家只能将教育理解为速成,尽快出成绩,尽快达到让别人满意而非让孩子满意的效果。许多家庭对五六岁孩子的要求,已经以十五六岁作为标准。很多人曾经以为,这一代年轻父母可以扭转这一局面,但教育焦虑反而加剧了教育速成观念。这也让骗子们拥有了更多空间。在量子波动速读的骗局中,最让我感慨的是,本是受害者的孩子们最终却成了骗子的合谋者。正是他们认同量子波动速读的“成效”,才让更多家长在骗局中越陷越深。但错不在孩子,面对家长和长辈的焦虑与督促,他们并没有说“不”的权利,更不敢说自己什么也没学到。说到底,当中国父母和长辈们用揠苗助长的方式,赋予孩子远超其自身年龄的期望时,孩子要么就走向反叛,要么就为了让大人满意而选择欺骗。

小蒋随想: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过一阵“气功热”。当时,一些“大师”在台上“发功”,不少学员都说感觉“有效”。至于有什么“效”,在今天看来,无非是心理暗示、三人成虎、别人说有自己不好意思说无。某些“大师”由此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似乎也没人找“大师”后账,真是没风险的好买卖。在某种程度上,“量子波动速读”也有类似“效果”。一些家长们听着这玩意挺神,想让自家娃“弯道超车”。对孩子而言,反正就是翻书呗,比做奥数题容易多了,父母的钱打不打水漂,孩子们管不着。或者说,这班那班上得太多,都是爹妈选的,孩子们也麻木了。新闻媒体曝光,“量子波动速读”这波行情估计也要歇菜了。可对那些啥资质没有的培训机构,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惩处?培训机构跑路的不要太多,这帮人可能呈鸟兽散,回头再搞其他“项目”。还能搞什么呢?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之中,一种现象让人挺无语。一些人在试图提高智商的时候,却在交智商税,学这学那,唯独没学到真正的科学精神。教育焦虑确实是个社会问题,但真至于“病急乱投医”吗?一些骗局接着另一些骗局,只是变花样,“效能”都差不离,能不能先学点前车之鉴?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段星宇、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