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的”曾经是一个用来形容坐飞机来往于城市与城市之间,如同乘坐出租车(的士)一般便捷的词汇,但在未来或许“打飞的”真的就是“打”会飞行的出租车了。据媒体报道,德国初创公司Volocopter表示,其“空中出租车”在赫尔辛基机场附近试飞成功。
这种“空中出租车”实际上是一台18旋翼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可以理解为超大号版的载重无人机。对于这样由商业公司主导的、看起来比较有科幻色彩的科技项目,其实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曾经包装成立体交通概念圈钱骗投资的“巴铁一号”。
对于未来社会而言,这样超出常人想象的新事物是有必要存在的。与异想天开的“巴铁一号”不同的是,那些“黑科技”产品,只要有技术来源、权威机构和权威学者为其科学性背书,人们确实可以有所期待。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那就是“超级高铁”。在2018年,贵州铜仁与美国超级高铁公司签署了协议,双方将在铜仁共同建设中国第一条商业真空管道超级高铁线路,这种“超级高铁”上限速度能达到1300公里每小时。这个与“空中出租车”类似的“黑科技”,是特斯拉和SpaceX创始人马斯克这样的成功在商业领域创造“不可能”的创业冒险家一直痴迷的项目。“超级高铁”的技术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较多认同,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这样的专业机构都在论证类似原理的轨道项目。
“空中出租车”项目也是如此。Volocopter公司自身在2017年与迪拜道路运输管理局的合作中,实现了两辆无人空中出租车的成功试飞;这一项目现在拥有了戴姆勒(奔驰母公司)和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吉利的参与;谷歌联合创始人的类似产品也正在与波音公司进行合作。
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证明了“空中出租车”有可行的科学基础,而且可能会对未来人类的交通出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因为越是服务社会的“黑科技”产品,越是需要高科技的企业参与。在市场环境下,企业能够获得稳定可持续的盈利,反而更能保证这些可行的科技有机会创新人类的交通出行方式。
毕竟,城市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传统的限行、摇号买车等方式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法,长期来看,可能需要的就是如“空中出租车”这样的打“飞的”形式的交通出行方式。德勤发布的《移动出行之未来飞行汽车》报告中预测,2040年,仅美国的“空中出租车”市场规模就可达170亿美元。纽约已经在使用常规直升机来实现空中出租车的目的,但直升机的安全性、价格等诸多因素也成为制约这一方式普及的障碍,这时候就更需要通过对“黑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实践,来给予人类未来交通的可行性。
正如“超级高铁”的研究可以将其真空管道技术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Volocopter、戴姆勒、吉利一同参与的“空中出租车”研究,也具有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以及促进人类便捷交通出行的现实意义。
“未来的飞行汽车不是飞机跑起来,是汽车飞起来,具备三大基本特征——即时垂直起降、地面行驶为主、智能无人驾驶。”这是长江学者、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张扬军所设想的立体化交通,这样的设想或许就可能因“空中出租车”而早日实现。期待科技改变生活的又一个成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