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报:理性消费鞋穿不炒

陈丽

2019年09月24日08:1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理性消费鞋穿不炒

  某品牌的一款球鞋官方售价1499元,在发售不久后就被炒到12000元,其白黑红配色款两年时间价格暴涨至70000元;另一品牌售价1299元的一款球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飙升到8000元;更有甚者,一双球鞋曾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真可谓“球鞋一面墙,堪比一套房”……疯狂的“炒鞋”现象,令人深思。

  “炒鞋”的背后,是部分商家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打出联名、定制、限量的宣传口号来炒作鞋子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利用消费者买鞋的急迫和虚荣心理,人为助推市场的供不应求、“一鞋难求”。一双鞋在短时间内被炒到天价,与实际商品价值不符。

  “炒鞋年入百万”“炒鞋赚首付”等所谓“励志故事”,刺激着很多不明就里的人纷纷加入“炒鞋大军”。当鞋的价格被炒到一定高度时,它便有了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面子。穿上它,拥有它,仿佛就会立马变身为“街上最靓的仔”。正如一位球鞋“发烧友”所说,买一双与众不同的限量款名牌鞋已经成为他的人生追求,也占了他生活支出的大头,在用尽心思买到一双朝思暮想的球鞋后,就天天穿着它,认为穿着它就能够彰显自己“高端人士”的身份。不得不说,一些非理性消费者的盲目跟风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炒鞋市场的火爆。

  对于品牌鞋的拥趸来说,球鞋特别的设计和配色等能够满足个人爱好、彰显个性,这些本无可厚非,但为此“打肿脸充胖子”甚至因不计成本追逐“所爱”而沦为“炒鞋资本”眼中的“韭菜”,可就成问题了。要看到,天价球鞋的不少“埋单者”都是涉世未深、收入有限的青年,有的为了追赶潮流、满足虚荣不惜“人前炫耀,人后遭罪”,有的编造谎言到处借钱因此成了“负翁”……

  面对不正常的“炒鞋”现象,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要多一些理性,切忌盲目跟风、相互攀比。须知,泡沫总是会破灭的。

(责编:段星宇、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