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要素投入方式 增强体制机制激励
人民日报新知新觉:创新驱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是企业。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我国国有企业应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追求规模、速度升级为追求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效率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和全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参与核心技术标准制定、拥有有效专利、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并逐渐领跑行业发展。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处于创新前沿的较少,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行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优化要素投入方式、增强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励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以高附加值战略引领高端技术布局。高附加值战略的核心是通过高强度研发驱动高增长,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进行战略布局,为转型升级进行技术储备;在引进高端技术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运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专业化服务,加速由单一产品提供商向综合方案解决商转变;利用颠覆式创新、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等方式,打造自己主导的新兴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
打造全球化开放式创新平台。当今时代,创新日渐复杂,仅仅依靠国有企业内部资源已经很难实现突破,需要在更大范围整合经济资源和要素,形成全球化开放式创新平台。国有企业应围绕行业和企业创新短板,聚焦具有决定性、枢纽性、通用性、前瞻性的重大关键技术进行研发;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形成“产学研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各自在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技术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叠加;打造涵盖技术、工程、产业、市场、管理全链条的一体化创新模式,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
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企业创新是一个包括新思想或新发现产生、概念形成、研究与开发、试制评价、生产制造、首次商业化和技术扩散的过程,其意义在于创造价值。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导向作用,重视研发前客户需求调研,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面向主要市场,充分利用当地研发资源,开展满足产品功能和性能差异化要求的本土化研发,形成属地子公司与母公司技术与市场知识互补、共同发展的机制。
着力吸引、培养和留住创新人才。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说是人才驱动。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可以积极稳妥实施员工持股,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有效激励政策,完善对创新失败的容错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同时,加快吸引和集聚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各类人才,尤其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将创新精神作为市场化选聘和管理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考核内容,着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动力,带动企业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16日 0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