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种草”要理性,“拔草”要适度

刘琛

2019年08月21日08:15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种草”要理性,“拔草”要适度

从普通网红到女明星,从自媒体大号到种草神器小红书,她们带的货从服饰到美妆,从奢侈品到“白菜好物”,不论是一支几十元的口红,还是花费数十万元的旅游行程,只要有人产出内容,就会有人被种草。

种草泛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其他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如今,种草已是网络中的流行词,消费者可以去种草任何东西,万物皆可“种”。

种草的火爆与社交媒体不无关系。随着消费的社交化,社交媒体不只是社交工具,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了解产品好坏的渠道。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被社交媒体放大,吸引更多人种草。通过“偶像同款”“同一色号”等符号,不少消费者能在种草过程中找到和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基于口碑相传、人际互动的新消费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决策效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新活力。

但值得警惕的是,种草的需求很多时候是被社交媒体人为制造出来的。比如,你本来不需要某款口红,但看了某个主播的推荐后便有了购买欲望。这就容易导致冲动消费,特别是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现在各类商品更新换代频繁,被社交媒体种草的商品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欲望也越来越强。但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被种草的商品再高档、昂贵,如果不能为己所用,“拔草”回来也只能“积灰”无用。从更深层次来看,很多人认为种草消费的快感并不在于使用商品,而在于对购买商品的期待。他们所消费的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物质所承载的符号意义。比如,有人省吃俭用“拔草”,并不是看重其实际使用价值,而是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品位,支撑起当代精致都市人的形象。这种为了消费而消费的做法无疑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会给人造成错误的假象,认为幸福是可以通过不断消费而实现的。

所以,当我们在“拔草”中追求精致生活时,一定要理性思考、量力而行,看清自己的需要,购买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比如,更关注其使用价值而不是符号价值,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去消费,而不是去追求炫耀的资本;为获得身体和内心的享受去消费,而不是被时尚潮流、社交媒体制造的消费广告所裹挟而消费。

(责编:金鸣(实习生)、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