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某县”“某人”太模糊,河南招办应说清楚

王学钧

2019年08月16日08:30  来源:齐鲁晚报
 

“北大退档事件”余波难平。随着两名河南考生被补录,舆论关注的重点已由北京大学转为河南招办。不少人对退档过程信息泄露之类的“蹊跷”深表疑虑。8月14日晚,河南省招办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我省报考北京大学国家专项计划两名退档考生补录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对有关舆情作出回应。

遗憾的是,这一回应非但没有及时消除公众的疑虑,还在舆论场上激起了新的波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次失败的舆情应对。

先看看这份《说明》的行文吧。“针对网络流传的考生退档过程信息,省招办通过网传‘退档流程图’上的IP地址、用户账号等,于7月31日锁定该信息来自某县招办工作用机。经该县查明,系县招办工作人员疏忽大意,考生退档过程信息被他人擅自拍照并上网传播。为此,省招办于8月1日约谈并致函该县有关部门,要求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并依规依纪进行处理。”

对于如此严肃的一件事,这份《说明》显然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严肃性。河南省招办竟将涉事单位、当事人员等关键信息一律实施了模糊化处理。如此支支吾吾含糊其辞的背后,是一种让人难以容忍和理解的亵慢。

不仅如此,这份《说明》的“失焦”之处也显而易见。对河南省招办而言,“退档流程图”泄露只是若干公众质疑事项中的一个。据报道,在执行“国家专项计划”过程中,河南省招办按考生第一志愿投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精准”获知相关招录信息,就有某种“精准捡漏”的可能。“退档流程图”的上网及其最终导致的后果,也足以让不少人对河南高招系统的保密水准有所质疑。

面对这样的质疑,只照着“退档流程图”使劲显然是不够的。从这个角度看,河南省招办对公众质疑实施了不应有的简化。将所有的质疑简化为考生退档信息泄露,进而将板子打向了“某县招办”,将根源归结为“某县招办”“工作人员疏忽大意”。似乎,经由如此这般的一番“处理”,这起事件也就到此为止了。

其实,还有更要紧的问题亟待河南省招办认真解答。据报道,河南省招生办一位杜姓领导跟被补录考生班主任有着“不一般”的关系。相关信息的“泄密”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跟这层关系有关?对此,河南省招办应及时展开一场认真细致的调查。若没有发现问题,河南省招办就能够借此“正名”,若确实发现了问题,河南招办就应该借此“整风”。无论如何,试图对问题进行高度“浓缩”,以便将问题归咎于一个县招办的失误,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想法未免也太不负责任了。

“国家专项计划”旨在为贫困地区考生开辟特殊通道,让成绩优异的贫寒学子借此改变命运。无论如何,这样的好政策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漏洞”而荒腔走板。

(责编:李仪泽(实习生)、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