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60年,时代赋予“工匠精神”更多内涵

伏特

2019年07月30日16:4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60年一甲子,弹指一挥间。今年是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曾是上世纪60年代家喻户晓的口号,也是大庆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60年来,大庆从单一油田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油田开发从粗放式转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然而“铁人”甘愿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没有改变,面对主力油田进入后油藏阶段的困境,大庆以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提高油田开采率,探索新型能源资源,放眼国内走向世界,孕育出更为丰富的“大庆精神”,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精神内涵。

艰苦奋斗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的工匠精神。科技的日新月异为当代工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简捷的生产环境。走近今日的大庆油田,花园式的生产布局,现代化的钻井装备,细致到位的后勤保障,“用身体搅拌水泥”“大冬天用盆接水”的艰苦岁月一去不复返。然而采访中我们发现,本以为应该衣着干净的工人们皮肤被晒得黝黑,工作服上沾满泥水油渍,紧急抢险时他们脸上沾满了化学剂凝冻结成的冰块。一个个朴实的面孔,一张张感人的照片告诉我们,任凭设备技术再先进,都离不开工人们不畏艰辛,不辞辛劳的付出,正是他们的付出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王天明是一位油管焊接工人,曾在德国一次焊工大赛中夺冠。为了提升焊接水平,他自学连老师傅都难以上手的新技术,在一次模拟比赛中,焊花不慎掉入衣袖,烤焦了皮肤疼痛难忍,但为了考验自身忍耐力以防正式比赛时掉链子,他没有停下来,以致最后留下了大疤。高效的生产离不开工人们的辛苦付出,精湛的技艺离不开工人们的深情投入,艰苦奋斗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探索创新是时代赋予工匠们的新要求。工匠们相比于科研人员,可能不一定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也不一定能够理解高深的科学理论。但工匠们长期参与一线的生产,熟悉一线的生产情况,了解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一万小时理论”告诉我们,只要重复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能成为专家。工人们不应甘于仅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应当利用自己的实践优势成为创新创造的主力。工匠精神要求工人们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如何才能做到极致?不能光靠瞎干蛮干,而应该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改革改良设备帮助工作实现极致。大国工匠刘丽是一位采油工人,她着眼细微处,针对磕头机前端密封圈更换困难的问题,改良装置结构,变取出密封圈为扭动连接器推出密封圈,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不一定都是高大上的,创新也可以非常实际,只要敢想敢试总能发现创新的点子。在大庆,每位工人的心中都藏着一张地质图,为的是对地质情况了如指掌,在开采过程中,他们凭借经验大胆尝试,采用水驱、压裂、加催化剂等方式,提升石油开采率。正是他们的大胆尝试,大胆创新,确保了大庆油田始终保持稳产。

新时代呼唤工匠们具备更加开阔的视野。当前,生产设备科技含量更高,产业升级也使生产过程产生的问题更为复杂,过去埋头苦干,专注于自身领域的工作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当代工匠的需求。工人们如果仅仅关注于手头上的工作,不联系实际、触类旁通,就容易陷入固有思维的惯性中难以突破。拓宽视野是为了活跃工人们的思维,帮助他们跳出思想的泥潭实现突破。在大庆,工人们破解生产难题,创新科技设备的过程中,谈到最多的就是《实践论》《矛盾论》对自身思维的影响,足见哲学对于生产的重要影响。随着企业走出去成为常态,走出国门的工人们更应当具备国际视野。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带领1205钻井队走出国门,刚开始语言不通,沟通不畅,李新民迎难而上,白天录音晚上翻译,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适应了与对方的交流。钻井队刚刚走出国门时,与国际大企业同台竞技,李新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在理念、管理模式、标准上与别人的巨大差距,发现差距就要拼命追赶,恰恰是这种国际视野给予了他们努力的方向。据了解,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李新民的钻井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并成为标准的制订者。

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其精神内核始终没有改变,但时代赋予了其更丰富的内涵。作为新时代的工人,唯有坚持传统,大胆创新,开阔视野,才能时刻应对新变化,新要求。

(责编:董晓伟、仝宗莉)